TOP

手术当日降压药:吃还是不吃?高血压患者的关键决策指南

2025-06-05 09:2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清晨6点,手术室外的走廊里,张阿姨攥着降压药瓶犹豫不决——医生叮嘱过术前禁食禁水,可这降压药到底该不该吃?这个场景每天都在全国各大医院上演。约70%的高血压患者对术前用药存在认知误区,而错误的决策可能直接导致手术风险倍增。本文将结合最新临床指南与真实案例,为您拆解这一关键决策背后的科学逻辑。

 一、血压失控的“手术室危机”

当麻醉诱导剂注入血管的瞬间,患者血压可能骤降30%-40%;而手术刺激又可能引发血压飙升至200mmHg以上。这种“过山车式”波动对心脑血管系统构成致命威胁:

- 心肌缺血风险:血压骤降会导致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研究显示,术中低血压每持续1分钟,心肌损伤风险增加12%。

- 脑卒中隐患:高血压患者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血压剧烈波动易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某三甲医院统计显示,未规范管理血压的手术患者,术后脑卒中发生率是规范管理组的3.8倍。

- 肾功能衰竭:肾脏对血压变化极为敏感,术中血压波动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术后需要透析的风险增加3倍。

 二、手术当日用药的“黄金法则”

 1. 药物分类管理方案

-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  

  这类药物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突然停药可能引发“撤药综合征”,导致心率和血压反跳性升高。手术当日应继续服用,尤其适用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可降低术后房颤发生率和非心脏手术心血管并发症风险。术前必须继续服用,突然停药可能引发高肾上腺素能状态,增加心肌耗氧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 ACEIARB类药物(如依那普利、缬沙坦):  

  虽能减少蛋白尿和改善心衰转归,但可能加重术中低血压。手术当日晨通常建议停用(心衰患者需权衡利弊后决定),改用短效降压药控制血压。

- 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  

  易引发电解质紊乱,增加术中循环不稳定风险。除慢性心衰患者外,手术当日晨应停用,避免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

- 利血平类(如北京降压0号):  

  这类药物可能干扰术中升压药效果,术前1-2周需更换药物,改用钙通道阻滞剂或β受体阻滞剂。

 2. 特殊情况处理

- 急诊手术:当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时,需静脉使用硝普钠、乌拉地尔等短效降压药,目标在30分钟内将血压降低20%-25%。

- 老年患者:65岁以上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可放宽至<15090mmHg,避免过度降压导致脑灌注不足。

- 合并糖尿病:需更严格控制血压(<13080mmHg),以减少微血管并发症风险。

 三、真实案例警示

案例1:停药引发的连锁反应  

58岁男性患者,因胆囊结石拟行腹腔镜手术。术前擅自停用氨氯地平,术中出现严重高血压(210120mmHg),导致胆囊动脉破裂大出血。紧急转开腹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10天,医疗费用增加4万余元。

案例2:用药不当的致命风险  

72岁女性患者,长期服用美托洛尔控制血压。术前自行停药,术中出现交感风暴(心率140次分、血压190100mmHg)。经抢救后脱离危险,但术后出现心肌酶升高,提示心肌损伤。

案例3:规范用药的平安结局  

65岁男性患者,因前列腺增生拟行经尿道手术。术前继续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术中血压波动在120-14070-85mmHg之间,手术顺利完成,术后3天出院。

四、患者必知的“术前准备清单”

1. 药物管理:  

   - 准备透明药盒,标注每种药物名称、剂量和服用时间。  

   - 用15ml清水送服药物(少量饮水不影响麻醉安全)。  

   - 携带近期血压记录本和用药清单供医生参考。

2. 生活方式调整:  

   - 术前3天开始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5g)。  

   - 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 保证6-8小时优质睡眠(可遵医嘱使用助眠药物)。

3. 心理调节:  

   - 练习腹式呼吸法(每分钟6次深呼吸)。  

   - 聆听白噪音或轻音乐缓解焦虑。  

   - 避免在术前日观看刺激性影视节目。

五、医生的专业建议

1. 术前沟通:至少提前3天与麻醉医生、心内科医生进行术前评估,制定个体化降压方案。  

2. 动态监测:建议佩戴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准确评估血压波动规律。  

3. 应急预案: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术前可预置动脉导管,实现术中实时血压调控。  

4. 术后管理:术后疼痛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诱发高血压或心脑血管意外。因此,术后应为患者佩戴智能化自控镇痛泵,或应用长效局部麻醉药物进行神经阻滞。

手术当日清晨的降压药抉择,看似简单却关乎手术成败。记住:规范用药不是“麻烦”,而是给手术上的一道“保险”。当您握着药片犹豫时,不妨想想:这小小药片承载的,是医生团队数十年临床经验的结晶,更是您平安度过手术的关键保障。

(张莹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手术部 副主任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