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老花眼突然‘好转’?可能是白内障加重的危险信号!

2023-10-08 13:1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中老年人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原本因老花眼而需要频繁调整眼镜度数、看近处物体愈发吃力的情况,突然间似乎有了转机——视力莫名地变好了,甚至不用戴老花镜也能清晰阅读。然而,这看似令人欣喜的变化背后,实则可能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白内障的悄然加重。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真相,以及为何它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老花眼,医学上称为“年龄相关性远视”,是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弹性逐渐减弱、睫状肌功能退化导致的自然生理现象。它使得人们在进行近距离工作时(如读书、写字)感到困难,需要借助凸透镜(即老花镜)来矫正视力。正常情况下,这种变化是渐进且稳定的,但当它突然出现异常改善时,往往并非好事。

白内障,则是另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眼病,其特征是眼睛内的晶状体变得混浊,阻碍光线正常进入眼内,从而影响视觉质量。初期,患者可能会经历轻微的视力模糊、眩光或色彩感知改变;而到了后期,视力会显著下降,甚至可能导致失明。有趣的是,在某些阶段,特别是核性白内障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晶状体核部的硬化和折射率的改变,患者可能会暂时获得更好的近视力,这就是所谓的“第二视力”现象,也是老花眼看似“好转”的真实原因。

这种短暂的视力改善极易让人误以为自己的眼睛状况有所好转,从而放松警惕,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实际上,这只是疾病进展的一个假象,随着白内障的进一步恶化,不仅近视力会再次受损,远视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导致全面视力障碍。

那么,如何区分真正的视力恢复与白内障引起的假象呢?关键在于观察伴随症状的变化。如果除了视力短暂改善外,还伴有以下症状之一或多种,应高度怀疑是白内障所致:一是夜间视力明显下降,尤其是在强光照射下出现眩光;二是看东西时感觉有光圈围绕光源;三是颜色变得不再鲜明,尤其是蓝色和黄色难以分辨;四是双眼视力差异增大,或者单眼出现复视现象。一旦发现这些迹象,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

对于已经确诊为白内障的患者而言,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移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以恢复视力。现代白内障手术技术成熟,安全性高,大多数患者在术后都能获得满意的视觉效果。当然,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强烈阳光下、均衡饮食、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等,都是延缓白内障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措施。

总之,老花眼突然“好转”绝非吉兆,很可能是白内障加重的前奏。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保持警惕,及时就医排查,切勿因一时的错觉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毕竟,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其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爱双眼,守护光明。

(张艳 南阳南石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