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眼睛的“雾化”危机,关注白内障“预警信号”!

2024-06-03 20:3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让我们看见五彩斑斓的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或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这扇“窗户”可能会蒙上一层“雾”,影响我们的视力,这就是白内障在作祟。

一、白内障:眼睛里的“雾障”从何而来

白内障的成因多种多样。年龄增长是最主要的因素,随着身体机能下降,晶状体逐渐老化、变硬、浑浊,就像机器零件用久了会磨损一样。紫外线长期照射也是“帮凶”,长期在户外工作或生活,眼睛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会损伤晶状体细胞,加速白内障的形成。

二、“雾里看花”:白内障的早期“预警信号”

1、视力模糊,像隔了层纱

白内障早期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视力下降。看东西时,仿佛眼前蒙了一层薄纱,模模糊糊的,尤其是光线不足或夜晚时,视力下降更明显。这种模糊感不是暂时的,而是逐渐加重的,可能从一开始的轻微模糊,慢慢发展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2、怕光,强光下睁不开眼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睛能适应不同强度的光线。但患上白内障后,晶状体浑浊不均匀,对光线的散射增加,在强光下,眼睛会感到特别刺眼,难以睁开,甚至会流泪、疼痛。

3、颜色变淡,世界“褪色”

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浑浊,会吸收部分光线,导致进入眼睛的光线减少,对颜色的感知能力也会下降。看东西时,颜色不再鲜艳,而是变得暗淡、发黄,仿佛世界被蒙上了一层灰色的滤镜。

4、复视或多视,看东西“分身”

有些白内障患者会出现复视或多视的情况,即看一个物体时,会感觉有两个或多个影像重叠在一起。这是因为晶状体浑浊不均匀,导致光线折射异常,使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多个像。

5、老花眼突然“好转”,别高兴太早

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会出现老花眼,需要佩戴老花镜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但如果原本有老花眼的人,突然发现不戴老花镜也能看清近处的东西了,这可不是眼睛“返老还童”了,很可能是白内障的早期信号。

三、别让“雾障”遮住生活的光

1、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很多人在眼睛出现不适时,往往选择忍一忍,或者自己随便买点眼药水滴一下,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通过专业的眼科检查,如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等,可以早期发现白内障,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做好防护,减少紫外线伤害

紫外线是白内障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做好眼部防护至关重要。在户外活动时,应佩戴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太阳镜,选择能阻挡99% - 100%紫外线的镜片。同时,还可以搭配宽边帽子,进一步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照射。

3、健康生活,控制全身性疾病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会影响眼睛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增加白内障的发病风险。因此,患有这些疾病的人要积极控制病情,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此外,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坚果等,也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

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白内障虽然会给它蒙上一层“雾”,但只要我们关注“预警信号”,做好预防和治疗,就能驱散这层“雾”,让我们的生活重新充满清晰的色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爱眼睛健康,守护清晰视界。

(董辉 信阳市眼科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