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它能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它能让我们看见生活的丰富多彩。如果没有了它,我们将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人生的意义就少了一半。它不仅宝贵,而且脆弱,需要我们用心呵护,一旦近视,那我们的眼睛就会失去健康,带来的就是麻烦,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比如白内障、视网膜脱落、老花眼等,今天我们聊聊什么是白内障,又该如何正确预防?
一、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正常的晶状体是透明的。如果把眼睛比作照相机,晶状体就 相当于镜头的那块“镜”。当晶状体变浑浊后,就无法成像,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情况,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二、白内障的成因?
导致晶状体混浊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晶状体的自然老化、遗传因素、局部影响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可能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
三、常见的白内障类型
白内障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致盲性眼病。根据发病年龄可以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后天性),多出现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大多数是因为晶状体的自然老化。所以,几乎每个人都会出现白内障,只是时间早晚和程度轻重的区别。
四、白内障的典型症状
最重要最明显的症状:视力减退视物混浊、模糊,总有雾蒙蒙的感觉。
1、对比敏感度下降,比如无法清晰识别物体的边界。
2、屈光改变,比如老年人的老花眼突然短暂好转。
3、对颜色的敏感度下降,颜色鲜艳度不够。
4、单眼复视或多视,夜视看灯时出现彩虹光圈。
五、白内障的高风险人群
1、年龄大于50岁。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晶体的自然老化,患白内障的概率也越来越高。
2、长期受紫外线照射的人群。我国西藏地区的白内障患病率最高,其中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该地区的紫外线照射强烈,加速晶状体的蛋白质变性、混浊。
3、有白内障家族史。白内障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聚集倾向。
4、糖尿病、高血压人群。这类慢性代谢疾病,出现视网膜病变和其他眼部疾病的可能性比较高,比如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变等等。
5、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缩瞳剂等药物。
6、有眼部外伤史、炎症史或手术史。
六、白内障的日常预防
1、5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有白内障家族史、炼钢工人、电焊工人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1-2次眼科体检,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2、戒烟戒酒。
3、孕妇应规律产检,如果发现有风疹等病毒的感染,应及时治疗,预防胎儿先天性白内障。
4、积极治疗其他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青光眼等。
5、户外活动时带上太阳镜,减少紫外线的辐射。
6、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眼过度。
7、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8、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一双明亮的眼睛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和爱护眼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早期预防,健康无忧,不仅仅是为了现在,也是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
(许咏梅 杞县人民医院 眼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