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幽门螺杆菌阳性必须治吗?一文说清

2025-08-02 09:0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幽门螺杆菌(Hp)是唯一能在胃酸环境中长期存活的细菌,全球感染率超过50%。我国感染率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有约40%-60%的人群携带该菌。当体检报告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时,是否需要治疗?

一、为何必须治疗?

 1.疾病进展的“催化剂”

Hp感染是引发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其中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Hp感染率高达80%~90%,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的Hp感染率达90%~100%,胃溃疡患者的感染率则为85%~90%;同时,Hp感染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但需注意其仅为胃癌发病的众多因素之一。此外,Hp感染还与荨麻疹、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存在一定相关性。

2.家庭传播的“隐形源头”

幽门螺杆菌通过共用餐具、接吻等口-口途径传播,家庭内感染率高达64%。儿童是易感人群,若父母感染,子女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二、如何科学治疗? 

1.核心方案:四联疗法

目前推荐14天疗程的“四联方案”,包含:

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抑制胃酸分泌,为抗生素创造作用环境。

铋剂:如枸橼酸铋钾,保护胃黏膜并直接杀菌。

两种抗生素:常用组合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甲硝唑+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地区可选用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等替代药物。

用药要点:

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PPI和铋剂饭前30分钟服用,抗生素饭后服用

常见副作用包括口苦、腹泻、黑便(铋剂所致),停药后可缓解

2.特殊人群的个体化调整

儿童:12岁以下儿童需权衡利弊,仅在明确溃疡等疾病时治疗

老年人:根据肝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优先选择低耐药抗生素

孕妇:避免使用四环素、喹诺酮类,必要时可推迟至产后治疗

青霉素过敏者:用甲硝唑+四环素替代阿莫西林组合

三、生活管理

饮食调整

忌辛辣、油炸、腌制食物(如咸菜、腊肉)及酒精、浓茶、咖啡;推荐富含维C的果蔬(猕猴桃、西兰花)、含硫化合物的食物(大蒜、洋葱)及易消化主食(小米粥、南瓜)。

卫生习惯

实行分餐制,用公筷公勺;每日刷牙2次,用含氯己定漱口水并定期洗牙;餐具煮沸15分钟或用消毒柜消毒;饭前便后严格洗手,避免用手触碰口鼻。

复查监测

停药4周后做碳13/14呼气试验复查;高危人群(有胃癌家族史等)每年胃镜检查;阳性患者家庭成员同步检测,防交叉感染。

四、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1:“无症状无需治疗”

即使无胃痛、反酸等症状,感染仍可能导致胃黏膜慢性损伤,增加胃癌风险。我国《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明确建议:所有阳性者均应根除治疗,除非存在抗衡因素(如严重基础疾病、高龄等)。

误区2:“治疗会破坏肠道菌群”

短期抗生素使用确实可能影响菌群平衡,但通过补充益生菌(如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可缓解腹泻等副作用。长期来看,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健康的益处远大于菌群暂时性紊乱的风险。

误区3:“根治后不会再感染”

我国幽门螺杆菌年再感染率约1%-3%,主要与卫生习惯、家庭聚集性感染有关。坚持分餐制、定期复查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幽门螺杆菌阳性并非“小问题”,其潜在的健康风险远超多数人的认知。若体检发现阳性,请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一天治疗,多一分健康保障。

(陈海涛 永城市陈集卫生院 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