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肺癌化疗常见问题解答:副作用、周期与注意事项

2025-03-29 11: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化疗作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但患者及家属常因对治疗过程不了解而产生焦虑。本文围绕化疗的副作用、周期安排及注意事项展开解答,帮助患者科学应对治疗。

一、化疗常见副作用及应对方法

化疗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快速分裂的正常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多数副作用可通过规范处理缓解,无需过度恐慌。

1. 消化道反应

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是最常见的早期副作用,多在用药后 24-48 小时出现。医生会提前使用止吐药(如 5 - 羟色胺拮抗剂)预防,患者需注意:化疗前 2 小时避免进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少食多餐;若呕吐频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调整用药,避免脱水。

2. 骨髓抑制

化疗后 7-14 天可能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增加感染和出血风险。患者需定期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过低时需暂停化疗并使用升白针;血小板减少时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磕碰,刷牙用软毛牙刷,减少出血风险。

3. 脱发

毛囊细胞受损会导致脱发,多在化疗 2-3 周后出现,常见于使用紫杉醇、多西他赛等药物时。脱发是可逆的,治疗结束后 1-3 个月会重新生长。患者可提前剪短头发,佩戴假发或帽子减少心理负担,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发水。

4. 黏膜损伤

口腔黏膜、胃肠道黏膜受损可能引发口腔溃疡、腹泻。建议保持口腔清洁,饭后用淡盐水漱口;避免食用辛辣、过烫食物,腹泻时选择低纤维饮食(如面条、苹果泥),必要时使用黏膜保护剂。

5. 神经毒性

部分药物(如顺铂、奥沙利铂)可能导致手脚麻木、感觉异常,遇冷加重。患者需注意保暖,避免接触冷水或金属;可通过按摩、温水泡手脚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医生调整用药剂量。

二、化疗周期与疗程安排

肺癌化疗的周期和疗程需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制定,常见方案如下:

1. 周期设置

一个化疗周期通常为 21 天(3 周)或 28 天(4 周),包含 “用药期” 和 “恢复期”。例如,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 “培美曲塞 + 顺铂” 方案,第 1 天静脉给药,其余时间为身体恢复阶段,让骨髓、消化道等器官功能修复。

2. 疗程数量

术后辅助化疗:一般需要 4-6 个周期,目的是清除残余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晚期姑息化疗:若肿瘤对化疗敏感,可能持续 6-8 个周期,之后根据疗效评估是否进入维持治疗(如单药小剂量化疗),以延长生存期。

疗程中需定期通过 CT、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评估疗效,若肿瘤进展或副作用无法耐受,医生会及时调整方案。

三、化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科学的护理和自我管理能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减少并发症。

1. 治疗前准备

完善检查:化疗前需评估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确保身体能耐受治疗;

调整状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营养不良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白粉),增强体质。

2. 治疗中配合

保护血管:化疗药物多通过静脉输注,若采用外周静脉,需避免输液侧肢体过度活动,防止药物外渗导致皮肤损伤;中心静脉置管(如 PICC)患者需定期维护,防止感染。

记录症状:每日记录体温、食欲、排便情况及不适症状,就诊时及时反馈医生,便于调整治疗。

3. 治疗后护理

预防感染:白细胞低时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心理调节: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应多陪伴沟通,患者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定期复查:化疗结束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前 2 年每 3-6 个月一次),监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

4. 特殊人群注意

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加强个体化护理,如控制血糖、监测心脏功能,医生会根据耐受性调整化疗剂量。

总结

肺癌化疗虽存在一定副作用,但通过规范的预防和处理,多数患者可顺利完成治疗。患者及家属应充分了解治疗知识,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做好身心护理,才能更好地应对治疗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如有疑问,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避免轻信谣言或自行停药,科学决策是战胜疾病的关键。

(李珍珍 永城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一)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