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预防泌尿系结石?中医 “软坚散结” 思路能提前干预

2023-06-10 10:1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泌尿系结石,那些在肾脏、输尿管或膀胱里悄悄形成的 “小石头”,发作起来能让人疼得直不起腰。其实,这些结石并非一夜之间冒出来的,而是像滚雪球一样,从微小的结晶慢慢长大。作为中医药医院泌尿外科的护士,今天就来聊聊中医的 “软坚散结” 思路,看看它如何在结石形成前就进行干预,帮身体提前 “扫清障碍”。

一、泌尿系结石,从 “微小结晶” 到 “顽固石头” 的变身
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就像自然界中岩石的风化与沉积。尿液里含有钙、草酸、尿酸等多种成分,正常情况下它们溶解在尿液中,能顺利排出体外。可当尿液浓缩、代谢紊乱或尿路不畅时,这些成分会像水里的盐粒一样析出,形成微小的结晶。

这些结晶起初小到肉眼看不见,就像悬浮在水中的沙粒。如果身体没能及时将它们排出,结晶会不断吸附尿液中的其他成分,逐渐变大、变硬,表面变得粗糙,最终形成棱角分明的结石。从中医角度看,这是 “砂石阻滞” 的过程,体内的 “湿热”“瘀滞” 等病理产物不断积聚,就像河流中的泥沙在某处沉积,慢慢形成滩涂甚至礁石。

结石形成的速度因人而异,快则几个月,慢则几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及时干预,就能阻止结晶 “抱团长大”,这正是中医 “软坚散结” 思路的用武之地。

二、“软坚散结”,中医对付结石的 “防患于未然” 之道
中医认为,泌尿系结石属于 “石淋” 范畴,其核心病机是 “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砂石凝结”。而 “软坚散结” 就是针对结石形成的早期阶段,通过软化坚硬的物质、消散结块的病理产物,阻止结晶聚集成石。

打个比方,就像处理刚在锅里结下的水垢,趁它还没变硬时用酸性溶液浸泡,很容易就能清除;如果等水垢积得又厚又硬,就需要费更大的力气。“软坚” 是让那些刚形成的微小结晶变软、松动,失去继续长大的 “凝聚力”;“散结” 则是把聚集在一起的结晶打散,让它们随尿液排出,避免形成团块。

这种思路不仅能预防结石形成,还能在结石较小时帮助其排出,避免病情发展到需要手术的地步。它更像是一种 “温柔的干预”,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环境,让结石失去生长的 “土壤”。

三、常用软坚散结中药,给结石 “松松土”
中药里有不少擅长 “软坚散结” 的药材,它们就像结石的 “克星”,能从不同角度阻止结晶聚集。

鸡内金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药材,它是鸡的砂囊内壁,性味甘平,能健胃消食、化坚消石。就像一把细小的刷子,能把附着在尿路黏膜上的微小结晶刷下来,还能促进消化,改善体内代谢环境,减少结晶形成的原料。把鸡内金晒干研成粉,温水冲服,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海金沙名字里带 “砂”,却能治 “砂”,它是海金沙藤的孢子,能清利湿热、通淋止痛,尤其擅长疏通尿路,让微小结晶随尿液排出,就像给尿路通了个 “过滤网”,阻止结晶停留聚集。

石韦也是常用药,它能利水通淋、清肺止咳,既能清除体内的湿热,又能软化尿路中的结晶,就像给结晶裹上一层 “软化剂”,让它们难以变硬变大。

这些药材常搭配使用,比如经典的 “三金排石汤”,就由鸡内金、海金沙、金钱草组成,三者合力,既能软坚散结,又能清热利湿,从多个环节阻断结石形成。

四、食疗辅助:餐桌上的 “防石小能手”
日常饮食中,有些食材也带有 “软坚散结” 的功效,适当吃些能帮身体提前预防结石。

冬瓜皮不仅能清热利水,还能软化尿液中的结晶,用冬瓜皮煮水喝,就像给尿路 “洗个澡”,减少结晶附着的机会。煮的时候可以加几粒薏米,薏米能健脾利湿,帮助改善体内湿热环境,让结晶难以 “扎根”。

黑木耳是餐桌上的 “血管清道夫”,其实它对预防结石也有帮助。黑木耳中含有植物胶原,能吸附尿液中的钙、草酸等成分,减少结晶形成的原料,就像一块海绵,把可能形成结石的 “建材” 吸走。凉拌或煲汤时放些黑木耳,简单又实用。

玉米须煮水也是不错的选择,玉米须能利水消肿、通淋散结,能促进尿液排出,冲刷尿路,让微小结晶无法停留,就像给尿路装上 “冲刷系统”,时刻保持通畅。

五、穴位按摩:按出通畅,防结石 “安家”
穴位按摩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改善泌尿系统功能,辅助 “软坚散结”,预防结石形成。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 2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是肾脏的背俞穴,按揉它能补肾气、利水湿,就像给肾脏 “充充电”,增强其代谢和排泄功能,减少结晶在肾脏内沉积。用手掌根部按揉,每次 5-10 分钟,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

膀胱俞在骶部,第 2 骶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对应膀胱的位置,按揉它能疏通膀胱经气,促进膀胱收缩和排空,避免尿液滞留,就像给膀胱的 “排污系统” 上紧发条,让结晶无法在膀胱内 “安家”。

三阴交穴(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也很重要,它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按揉它能调节三条经络的气血,健脾利湿、疏肝补肾,从整体上改善体内环境,减少结石形成的可能。每次按揉 3-5 分钟,每天坚持效果更好。

六、生活习惯配合:不给结石 “留机会”
中医 “软坚散结” 预防结石,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就像给身体打造一个 “抗结石环境”,让结晶无法 “存活”。

l 多喝水是基础中的基础:充足的水分能稀释尿液,降低钙、草酸等成分的浓度,减少结晶形成的机会,还能像水流冲刷河道一样,把微小结晶及时冲走。每天喝 1500-2000 毫升水,最好是白开水或淡茶水,别用饮料代替。

l 饮食上要 “有所忌有所宜”:少吃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苋菜、巧克力)、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和高盐食物,这些食物会增加尿液中结石成分的含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 B6 的食物(如香蕉、土豆),能帮助减少草酸形成。

l 适度运动也很关键:比如跳绳、跑步、爬楼梯等,能促进身体代谢,让尿路肌肉蠕动加快,帮助微小结晶排出,就像给尿路 “震动按摩”,防止结晶附着。每天运动 30 分钟左右,既能增强体质,又能防结石。

七、不同体质,“软坚散结” 有侧重
中医讲究 “辨证施治”,预防结石也要根据个人体质调整 “软坚散结” 的方法,就像给不同的土壤施加不同的肥料。

l 湿热体质的人,平时容易口苦、舌苔黄腻、小便发黄,预防结石要侧重清热利湿,在软坚散结的同时,多吃些绿豆、苦瓜、冬瓜等清热食材,药材可以选用金钱草、车前子,帮身体 “祛湿热”。

l 气滞血瘀体质的人,常感到腰腹坠胀、情绪郁闷,预防重点是理气活血,可适当吃些陈皮、山楂,药材搭配郁金、丹参,让气血通畅,减少结晶沉积的 “死角”。

l 气虚体质的人,容易疲劳、气短、免疫力差,预防时要在软坚散结的基础上兼顾补气,比如用黄芪、山药煲汤,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促进代谢,避免结晶 “趁虚而入”。

八、定期检查,给泌尿系统 “做体检”
即使坚持用中医方法预防,也别忘了定期给泌尿系统做检查。泌尿系结石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疼痛时可能已经较大。

建议每年做一次泌尿系超声检查,尤其是有结石家族史、曾经患过结石或长期久坐、喝水少的人,更要重视。超声能发现微小的结晶或结石,让我们在它们还没 “长大” 时就采取措施,这与中医 “治未病” 的理念不谋而合。

如果检查发现有微小结晶或小结石,别慌张,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加强 “软坚散结” 调理,比如加大鸡内金、海金沙的用量,配合运动和多喝水,很多时候能让结晶或小结石自行排出。

中医的 “软坚散结” 思路,就像给泌尿系统配备了 “防结石预警系统”,通过软化、消散早期的病理产物,从根源上阻止结石形成。只要把这种思路融入日常,多喝水、调饮食、勤运动,再配合适当的中药和穴位按摩,就能大大降低泌尿系结石的风险,让泌尿系统始终保持通畅无忧。

(杨洋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