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更年期不是“矫情”:激素变化与健康守护指南

2025-02-12 15: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最近总是莫名烦躁,一点小事就发火,家人说我太矫情了”——这是很多更年期女性的共同困扰。在不少人眼中,更年期的潮热、易怒、失眠是“心理作用”,甚至被贴上“矫情”“脾气差”的标签。但医学上,更年期是女性从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自然生理阶段,核心是卵巢功能衰退引发的激素剧烈波动,由此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变化,都是实实在在的健康信号。了解更年期的激素变化规律,掌握科学的健康守护方法,才能让这个特殊阶段更从容。
更年期:激素“过山车”背后的身体变化

更年期(医学上称为“围绝经期”)一般始于45-55岁,核心变化是卵巢功能减退:卵泡数量减少、质量下降,雌激素(主要是雌二醇)分泌从“稳定”变为“断崖式下跌”,同时孕激素水平降低,促性腺激素(FSH、LH)升高。这种激素波动如同“过山车”,会引发全身多系统的连锁反应。

雌激素的“多米诺骨牌”:雌激素不仅作用于生殖系统,还参与骨骼代谢(维持骨密度)、心血管功能(保护血管弹性)、神经系统(调节情绪和睡眠)。

当雌激素骤降时:

1. 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出现潮热(突然浑身发热、脸红出汗,每天发作数次到数十次)、盗汗(夜间睡觉时出汗,醒来后汗止);

2.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心慌、头痛、头晕、失眠(入睡困难或早醒)。

泌尿生殖系统变化,如阴道干涩、性交疼痛、尿频尿急(尿道黏膜变薄,抵抗力下降)。

3.情绪波动的生理基础:雌激素下降会影响大脑中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平衡,导致情绪调控能力下降,表现为易怒、焦虑、抑郁,甚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这些变化并非“心理问题”,而是激素波动引发的生理反应,就像青春期的激素变化会导致长痘、情绪不稳一样,更年期的不适同样需要被理解和正视。这些典型表现,提示你可能进入更年期,更年期的表现因人而异,有的人症状轻微,有的人却严重影响生活。

以下这些信号需要关注:

1.月经紊乱:最早期也最常见的信号,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从28天变成20天或40天)、经期延长(从5天变成10天)、经量增多或减少,最终逐渐停经(连续12个月没来月经即为绝经)。

2.血管舒缩症状:潮热、盗汗是标志性表现,多从胸部开始,蔓延到颈部、面部,每次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夜间发作时会打断睡眠,形成“失眠-疲劳-情绪差”的恶性循环。

3.泌尿生殖系统症状:阴道干涩、瘙痒(因黏膜变薄、分泌物减少),性生活时疼痛;反复出现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且治疗后容易复发。

4.骨骼肌肉症状:关节酸痛(尤其是膝关节、腰椎)、肌肉乏力,这是骨量快速流失的早期信号,若不重视,后期可能发展为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5.情绪与认知变化:易怒、焦虑、情绪低落,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劲;记忆力下降(如忘记钥匙放在哪里)、注意力难以集中(如看书时容易走神)。

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存在,持续时间从1-2年到5-10年不等。若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每周潮热超过10次、长期失眠),就需要医学干预。

科学守护:从“缓解不适”到“预防疾病”

更年期的健康守护不是“对抗衰老”,而是通过科学干预,缓解不适症状,预防远期疾病(如骨质疏松、心血管病),提升生活质量。

1. 生活方式调整:基础且有效

饮食:给身体“精准补养”

增加大豆及豆制品(豆腐、豆浆、鹰嘴豆):大豆中的异黄酮是“植物雌激素”,能轻度缓解潮热、阴道干涩(每天摄入50g大豆为宜);

补充钙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每天喝300ml牛奶或酸奶,多吃深绿色蔬菜(如菠菜、芥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每天元素钙800-1000mg)和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减少高油、高糖、高盐食物:预防心血管疾病(更年期女性血脂异常、高血压风险升高),每天盐摄入不超过5g,少吃油炸食品和甜饮料。

运动:兼顾“身心”的良药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游泳、太极拳):改善潮热、失眠,降低心血管风险;

每周2-3次力量训练(举哑铃、弹力带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减缓骨量流失;

加入放松训练(瑜伽、冥想、深呼吸):每天10-15分钟,帮助调节自主神经,缓解焦虑和失眠。

睡眠管理:打破“失眠-疲劳”循环

固定作息(每天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睡前1小时远离手机、电脑(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

潮热盗汗者,可穿透气的睡衣,床头放一杯水(出汗后补充水分),必要时用薄被(方便热时掀开);

避免睡前喝咖啡、浓茶或饮酒(酒精可能助眠,但会破坏深睡眠)。

2. 医学干预:对症处理,不必“谈激素色变”

若生活方式调整后症状仍明显,可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医学干预:

激素替代治疗(HRT):适用于潮热、盗汗、失眠严重,或阴道干涩明显的女性。通过补充雌激素(加用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能快速缓解症状,同时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但需注意:有乳腺癌、活动性肝病、血栓病史者禁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乳腺、子宫)。

非激素治疗:对不适合用激素的女性,可选择:

中成药(如坤泰胶囊、香芍颗粒):缓解潮热、失眠;

抗焦虑/抑郁药(如帕罗西汀):改善情绪症状和潮热;

阴道局部用药(如雌激素软膏):缓解阴道干涩和性交疼痛(局部用药全身吸收少,安全性较高)。

3. 关注“隐形杀手”:预防远期疾病

更年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需做好定期筛查:

骨密度检查:65岁以上女性必做,若有早绝经(45岁前)、长期服用激素等情况,建议50岁后即筛查,早发现骨质疏松并干预;

妇科检查:每年做一次宫颈筛查(TCT+HPV)、妇科超声(关注子宫内膜和卵巢);

心血管检查:每年测血压、血脂、血糖,有家族史或肥胖者,需加做心电图、颈动脉超声,预防高血压、冠心病。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阶段,那些看似“矫情”的不适,都是身体在适应激素变化的正常反应。理解它、接纳它,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医学干预,就能有效缓解不适,预防疾病。记住:更年期不是衰老的“终点”,而是健康管理的“新起点”——好好守护自己,才能从容迎接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王春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