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半年没来,脸上总长痘,体重也降不下来”——在妇科门诊,常有年轻女性带着这些困扰就诊,最终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这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我国育龄女性患病率约为5%-10%,且呈年轻化趋势。很多人因忽视早期信号,直到备孕困难才就医,错过了最佳调理时机。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早期表现和科学调理方案,对女性健康至关重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只是“卵巢出问题”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以“雄激素过高、排卵障碍、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的复杂疾病,名字虽带“卵巢”,但本质是全身内分泌代谢的“失衡”:
卵巢功能紊乱:卵泡发育不成熟,无法规律排卵,导致月经不调;
雄激素升高:刺激皮脂腺分泌旺盛(长痘、多毛),甚至出现脱发、黑棘皮症(颈部、腋下皮肤发黑粗糙);
代谢异常:约50%-70%的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表现为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血糖升高,长期可能诱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月经和外貌,还可能导致不孕、子宫内膜病变(长期不排卵增加癌变风险),因此早发现、早干预尤为重要。
身体发出的5个早期信号,别忽视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表现因人而异,以下5个信号是身体的“预警”,出现2个以上就要警惕:
1. 月经紊乱:最核心的信号
月经周期超过35天,或半年内少于8次月经;
经期不规律(有时3天结束,有时淋漓不尽10天以上);
甚至出现闭经(超过6个月没来月经)。
这是因为卵巢不排卵或稀发排卵,子宫内膜无法规律脱落,是多囊最典型的表现。
2. 高雄激素表现:外貌的“小变化”
多毛:唇周、下颌、胸背部、腹部、大腿内侧出现粗黑毛发(非遗传因素);
痤疮:脸颊、下颌反复长红肿痘痘,且常规护肤无法改善;
其他:部分人出现头顶脱发(类似男性秃顶)、乳晕周围长毛、颈部/腋下皮肤变黑(黑棘皮症)。
3. 肥胖:尤其是“肚子大”
约60%的患者存在肥胖,且多为“中心性肥胖”(腰围:女性≥85cm)。这种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血糖升高,多余热量转化为腹部脂肪,形成“越胖越抵抗,越抵抗越胖”的恶性循环。
4. 不孕或反复流产
因排卵障碍,很多女性发现“备孕1年以上没怀孕”才就诊。即使偶然排卵怀孕,也可能因激素紊乱(如孕酮不足)导致胚胎停育、反复流产。
5. 情绪与代谢问题
焦虑、抑郁风险升高:激素波动影响神经递质(如血清素),约40%患者存在情绪问题;
胰岛素抵抗相关症状:常感到乏力、容易饿、吃得多却体重难降,部分人伴有血糖、血脂升高。
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怀疑多囊卵巢综合征时,需通过以下检查明确诊断(满足以下3项中的2项即可确诊,且需排除甲状腺疾病、高泌乳素血症等其他疾病):
1. 月经不调或排卵障碍:通过基础体温监测(连续3个月,无明显双向体温)、B超监测(无优势卵泡排出)确认;
2. 高雄激素表现:血液检查显示睾酮升高,或有明确的多毛、痤疮等症状;
3. 卵巢多囊样改变:B超显示单侧或双侧卵巢有≥12个直径2-9mm的小卵泡。
科学调理方案:从“控激素”到“改生活”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调理是“综合工程”,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根据年龄和需求(如是否备孕)制定个性化方案。
1. 生活方式调整:基础且核心
减重是“突破口”:体重减轻5%-10%,就能显著改善排卵、降低雄激素。建议:
饮食:减少高糖、高油食物(如奶茶、油炸食品),增加全谷物(燕麦、糙米)、优质蛋白(鸡蛋、鱼虾)、蔬菜(每天500g),少食多餐(避免血糖波动);
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搭配2-3次力量训练(练肌肉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23点前睡),熬夜会加重激素紊乱(如皮质醇升高)。
情绪管理:通过冥想、瑜伽、社交等方式减压,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2. 药物治疗:根据需求“对症用药”
调节月经:月经不调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短效避孕药(如达英-35,既能调经,又能降雄激素)、孕激素(如地屈孕酮,促进子宫内膜脱落);
改善胰岛素抵抗:超重、血糖偏高者,可使用二甲双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同时帮助减重);
促排卵:备孕女性可使用克罗米芬、来曲唑等药物诱导排卵,必要时结合B超监测排卵时间。
3. 长期管理:预防远期并发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终身性疾病”,即使症状缓解,也需长期管理:
定期体检:每年查血糖、血脂、血压,35岁以上每1-2年查一次心电图(预防心血管疾病);
保护子宫内膜:长期不排卵者,需定期用药物让月经来潮(避免内膜过度增生);
关注心理健康: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时,及时寻求家人支持或专业帮助。
多囊不是“绝症”,早干预就能掌控,多囊卵巢综合征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调理,绝大多数人能实现规律月经、成功怀孕、健康生活。年轻女性尤其要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别把“月经不调”当小事,别让“长痘发胖”影响自信。早发现、早干预,就能让身体回归平衡,拥抱健康人生。
(王春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