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腱鞘囊肿:了解这个常见“肿块”的真相

2025-05-15 10:4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腱鞘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块,在骨科和运动医学门诊中十分多见,它通常发生在人体活动频繁的关节附近或肌腱走行区域。这种囊肿本质上是由关节囊、韧带或腱鞘组织内的黏液样物质异常积聚所形成的囊性肿物,囊壁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内部充满无色透明或淡黄色的胶冻状黏液。虽然这些突出于皮肤表面的肿块可能会让患者产生担忧或紧张情绪,但医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腱鞘囊肿属于良性病变,不会发生恶变,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患者无需过度恐慌。

 腱鞘囊肿的形成

腱鞘囊肿的形成原因目前在医学领域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与关节或腱鞘组织的慢性劳损、长期过度使用、局部创伤以及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关节反复活动时,肌腱与腱鞘之间会产生持续摩擦,这种机械刺激可能导致腱鞘组织的黏液分泌增多且吸收障碍,进而使黏液在局部逐渐积聚形成囊肿。临床数据显示,腱鞘囊肿最常见于手腕背侧(约占病例总数的60%)和掌侧,其次为足踝关节周围,尤其是经常需要进行重复性动作的人群,如长期使用电脑的办公室职员、钢琴演奏者、运动员以及手工业从业者等,由于他们的关节和肌腱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因此患腱鞘囊肿的风险相对较高。

 腱鞘囊肿的症状

腱鞘囊肿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特征性,典型症状为病变部位出现一个缓慢增大的无痛性或轻微胀痛感的肿块,部分患者在活动关节时可能会感到局部酸胀不适,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囊肿的大小差异较大,小的如米粒般仅几毫米,大的可如乒乓球直径达3-4厘米,但其常见大小多在1-3厘米之间,质地通常表现为中等硬度且富有弹性,用手指按压时可感觉到囊肿有轻微的波动感。值得注意的是,腱鞘囊肿的大小并非固定不变,它可能会在数周或数月内自行增大或缩小,少数情况下甚至会因囊壁破裂而突然消失,但这种消失往往是暂时性的,囊肿日后仍有可能复发。

 诊断与治疗

腱鞘囊肿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医生的体格检查,经验丰富的医生通过仔细观察肿块的位置、形态,触摸其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压痛,并结合患者的职业特点、病史和典型症状,通常即可做出初步诊断。为了进一步明确囊肿的性质、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皮脂腺囊肿、脂肪瘤、神经鞘瘤等),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其中超声检查因操作简便、无创伤、价格低廉且能清晰显示囊肿的大小、形态、囊壁结构及内部回声等特点,成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一些位置较深或复杂的病例,MRI检查可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图像,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腱鞘囊肿的方法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囊肿大小、发病部位以及患者的个人需求。对于体积较小、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囊肿,临床上通常采取保守观察的策略,建议患者每3-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监测囊肿的变化情况。若囊肿引起明显疼痛、影响关节活动或患者对外观有改善需求时,可先尝试非手术治疗方案,如佩戴相应的关节支具限制患处活动,减少局部刺激;向囊肿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等类固醇药物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囊肿缩小;或者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囊肿穿刺抽液,将囊内黏液抽出后可注入药物防止复发。在极少数情况下,对于经过规范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仍持续存在、囊肿反复发作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通过外科手术将囊肿及其囊壁完整切除,以降低复发风险。

 预防与自我管理

预防腱鞘囊肿的关键在于科学保护关节和肌腱组织,具体措施包括避免长时间、单一重复的关节动作,如连续使用电脑键盘或鼠标1小时后应休息5-10分钟;保持正确的工作和生活姿势,避免关节处于过度屈曲或伸展的紧张状态;定期进行关节周围肌肉和肌腱的拉伸运动,如手腕的屈伸、旋转练习,以增强局部组织的柔韧性和耐力。对于因工作性质需要频繁使用关节的人群,可以考虑佩戴专业的护腕、护踝等护具来分散局部压力,同时调整工作工具的高度和角度,如将电脑键盘和鼠标调整至与肘部平齐的位置,以减少对关节和腱鞘的慢性损伤。

 结论

腱鞘囊肿虽然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身体不适和心理困扰,但从临床角度来看,其绝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不会对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通过及时准确的诊断、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有效预防和自我管理措施,患者完全可以有效控制囊肿的发展,显著减少其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在此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发现关节附近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且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伴有明显疼痛、皮肤温度升高或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以便明确诊断并接受专业治疗,避免因延误诊治而导致病情加重或错过其他严重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

(刘郁林 郑州市中心医院 手足外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