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滥用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从养殖行业到医疗机构,从家庭药箱到农业领域,抗生素的滥用现象无处不在,其带来的危害更是触目惊心。每年,我国约产生8万吨抗生素废弃物,超过5万人因耐药菌感染死亡。而微生物检验,作为探索微观世界的关键钥匙,正成为拯救抗生素滥用危机的有力武器。
抗生素滥用源于人们对抗生素的错误认知。许多人将抗生素视为“消炎药”,感冒发烧就随意服用,导致抗生素在不该使用的时候被大量使用。在养殖行业,不少从业者在牲畜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作为成长促进剂,残留药物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动物体内存在的耐药基因进一步向人类致病菌扩散。基层卫生院缺乏病原检测设备,医师惯用抗生素药物控制普通感染症状,实际上许多情况用抗生素无效,反而会破坏人体正常的微生态平衡。
微生物检验是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和鉴定,帮助医生对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检验技术。它涵盖了标本采集、培养、鉴定微生物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等多个方面。标本采集必须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避免标本被外界微生物和人体正常菌群污染。培养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标本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根据细菌形态、生化反应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多种方法,对致病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
微生物检验在医疗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帮助医生明确病因,对于感染性疾病,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例如,伤口感染的患者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检出肺炎克雷伯菌等,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适合的抗菌药物,针对性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微生物检验还能动态监测治疗过程中病原体的变化。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如果发现原来敏感的细菌变得耐药了,就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因盲目继续使用无效抗生素而延误病情,减少耐药菌的进一步产生。
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1、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很多疾病,如普通感冒、流感等,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还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2、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改变用药时间或提前停药。如果不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治疗不彻底,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未来再次感染时可能需要使用更昂贵、更高级的抗生素,并且疗程可能会更长。3、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最好方法是注意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等。这样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和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对于滥用抗生素的行为应给予严肃处理,维护医疗秩序和患者权益。通过媒体宣传、健康讲座等形式普及抗生素知识,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正确认识和使用意识。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抗生素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抗生素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和流失。
微生物与人类的博弈将持续存在,但通过建立科学的用药观念、完善的监管体系、创新的防治技术和微生物检验的精准指导,我们完全能够赢得这场对抗抗生素滥用的持久战。让我们携手微生物检验这一有力武器,共同拯救抗生素滥用危机,守护人类健康。
(高慧珍 兰考第一医院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