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抗生素不是消炎药!滥用抗生素如何催生“超级细菌”?

2025-01-27 08:2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吃点抗生素消消炎”的说法,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广泛存在的误区。抗生素与消炎药在医学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药物,它们的适应症、作用机制及潜在风险均有显著差异。更令人担忧的是,抗生素的滥用不仅无法有效治疗非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还可能加速耐药菌(即“超级细菌”)的产生,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一、抗生素与消炎药的区别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的代谢过程,如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破坏细菌的DNA复制机制或阻止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达到杀菌或抑菌的目的。

消炎药:则是指能够减轻炎症、疼痛和肿胀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和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消炎药的作用机制多样,有的通过抑制体内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来减轻炎症反应,有的则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缓解症状。消炎药主要用于治疗无菌性炎症,如关节炎、痛风、过敏性鼻炎等。

二、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1. 耐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当抗生素被过度使用时,细菌群体中会有一部分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或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对抗生素产生抵抗能力。这些耐药菌不仅能在抗生素存在的情况下继续生长繁殖,还能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从而加速耐药性的扩散。随着耐药菌的增多,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将逐渐失效,使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2. 破坏微生态平衡:

人体内有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它们与人体形成共生关系,参与营养物质的代谢、免疫功能的调节等。抗生素的滥用会破坏体内微生态平衡,导致有益菌的减少和有害菌的增多,从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肠道菌群失调、念珠菌感染等。

3. 不良反应的增加:

抗生素的使用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滥用抗生素无疑会增加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三、“超级细菌”的诞生与挑战

“超级细菌”是指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它们的出现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超级细菌”对常用抗生素不敏感,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这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患者因感染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而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超级细菌”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在某个地区或国家出现,就可能迅速扩散至全球。这种跨区域的耐药性传播加剧了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四、如何避免抗生素滥用?

为了避免抗生素的滥用,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抗生素和消炎药区别的认识,引导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处方管理:医生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应遵循严格的适应症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建立和完善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并应对耐药菌的出现。

推动新药研发:鼓励和支持新药研发,特别是针对耐药菌的新抗生素的研发,以应对“超级细菌”的挑战。

促进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耐药性问题。

总之,抗生素不是消炎药,它们的滥用不仅无法有效治疗非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还可能加速耐药菌的产生。为了维护人类健康和安全,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合理使用抗生素,共同应对耐药性的挑战。

 

(邰辉 泌阳县人民医院 临床药学室 主管药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