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医护眼有妙法,帮孩子养出好视力

2025-08-19 16:5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孩子视力告急——护眼刻不容缓

如今,电子产品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压力也使他们用眼时长不断增加,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力问题在孩子群体中愈发普遍,如同蒙上双眼的“阴霾”,影响着他们认知世界的美好。孩子视力一旦下降,不仅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日常活动受限,还可能给心理带来负担。中医传承千年,蕴含着诸多护眼妙法,从根源调养,为孩子的眼睛点亮“光明”,助力养出好视力,让他们能清晰洞察世间万物。

二、中医解读孩子视力问题——病因探寻

1.肝血不足:在中医理论里,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孩子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需求大,若饮食不均衡,或因脾胃虚弱导致营养吸收不良,易出现肝血亏虚。肝血不足,眼睛得不到充足滋养,就像干涸的土地上的禾苗,逐渐失去生机,表现为视力模糊、眼睛干涩、夜盲等。尤其在孩子长时间用眼,过度消耗肝血后,这些症状更为明显,严重影响视力健康。

2.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孩子脾胃功能尚不完善,若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甘甜食物,或暴饮暴食,易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职,一方面无法将食物转化为足够的气血供应眼睛;另一方面,易生痰湿,痰湿上扰,蒙蔽清窍,阻碍眼睛气血运行,引发视力下降、视物昏花,还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脾胃失调症状,与视力问题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3.久视伤血:现代孩子课余时间大多被电子屏幕占据,长时间盯着书本、电脑、手机,目不转睛,中医称之为“久视”。久视会耗伤气血,尤其伤肝血,使眼睛持续处于紧张疲劳状态。眼睛周围的肌肉得不到放松,气血瘀滞,久而久之,睫状肌调节失常,眼球变形,导致近视等问题。这种因用眼习惯不良引发的视力损害,在孩子中极为常见,急需纠正。

三、中医饮食护眼秘籍

1.养肝明目食材:为弥补孩子肝血不足,日常饮食应多纳入养肝明目的食物。枸杞子是护眼明星食材,富含胡萝卜素,能转化为视黄醛或视黄醇,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可直接嚼食,每天10-15粒,或用来泡茶、煲汤,如枸杞菊花饮,菊花清肝明目,与枸杞搭配,既能补肝血,又能疏散肝经风热,缓解眼睛干涩、疲劳,常饮对视力大有裨益。动物肝脏也是优质选择,猪肝、羊肝富含维生素A,每周适量食用1-2次,每次30-50克,可炒可煮,有效预防夜盲症,滋养眼睛,但因其胆固醇含量较高,不可过量食用。

2.健脾消积之食:针对脾胃虚弱、痰湿内生的孩子,饮食重在健脾消积。山药健脾益胃,可煮粥、清蒸,做成山药糕,口感软糯,孩子爱吃。薏苡仁祛湿健脾,与红豆搭配煮成薏仁红豆粥,每天食用一碗,祛除体内痰湿,改善脾胃运化功能,为眼睛气血供应打通道路。山楂消食健胃,对于积食的孩子,用山楂煮水,加少许冰糖,酸甜可口,促进消化,避免食积化热,上扰眼睛,保持视力稳定。

3.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食物:各类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锌、硒等营养成分,对眼睛健康至关重要。维生素C可抗氧化,减轻眼睛光损伤,橙子、草莓、猕猴桃等水果应常出现在孩子餐桌上;维生素E保护眼睛细胞免受自由基攻击,坚果、植物油是其良好来源;锌参与视网膜代谢,生蚝、瘦肉、豆类含锌丰富;硒增强眼睛抗氧化能力,海产品、动物肝脏富含硒。让孩子饮食多样化,保证这些营养素摄入,为眼睛构建坚固“防护盾”。

四、中医外治护眼妙招

1.眼部按摩:眼部按摩是中医护眼的简便有效方法。揉睛明穴,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用食指指腹轻轻按揉,每次1-2分钟,可明目醒脑,缓解眼睛疲劳、酸胀。按揉四白穴,四白穴在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处,双手食指指腹按压,力度适中,操作1-2分钟,改善眼周血液循环,消除眼部水肿,预防眼袋、黑眼圈。还有刮眼眶,用双手拇指指腹从眉头沿眼眶外侧缘刮至眉梢,往返10-15次,刺激眼部经络,增强眼部肌肉力量,提升视力,孩子在学习间隙做一做,迅速缓解眼疲劳。

2.艾灸护眼:艾灸借助艾草温热之力,温通眼部经络,滋养眼睛。艾灸肝俞穴,肝俞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它是肝脏的背俞穴,艾灸此处可补养肝血,每周2-3次,每次10-15分钟,间接为眼睛输送营养。另外,艾灸眼部周围穴位,如攒竹、鱼腰、丝竹空等,要选用细艾条,距离皮肤适当距离,避免烫伤,每次每穴艾灸3-5分钟,温煦眼周气血,改善视力,但艾灸时需家长全程陪同,确保安全。

3.中药熏洗:中药熏洗利用中药蒸汽的药力渗透,直接作用于眼部。选用菊花、桑叶、薄荷等清肝明目中药,各10-15克,加水煎煮,取药液倒入盆中,用热气熏蒸眼睛,注意眼睛与药液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烫伤,待温度适宜后,用药液轻轻擦洗眼部,每天1-2次。菊花、桑叶疏散风热,薄荷清凉提神,三者协同,缓解眼睛干涩、红肿、疼痛,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清洁眼表,让眼睛清爽舒适,预防眼部疾病,维护视力。

五、日常用眼好习惯养成

1.遵循“20-20-20”法则: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遵循“20-20-20”法则能有效缓解眼疲劳。即每连续用眼20分钟,应眺望20英尺(约6米)外的远处,持续20秒以上。学习过程中,设置闹钟提醒,让孩子定时远眺,放松睫状肌,使眼睛从紧张的聚焦状态恢复,预防近视发生发展,如同给眼睛“放个假”,保持良好状态。

2.正确读写姿势保持:错误的读写姿势会加重眼睛负担,导致视力问题。孩子读书写字时,眼睛距离书本应保持33厘米左右,即“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手指握笔处距笔尖一寸,简称“一尺一拳一寸”。家长和老师要时刻监督提醒,为孩子配备合适高度的桌椅,保证光线从左前方照射,避免阴影遮挡书本,让孩子在舒适、正确的姿势下学习,保护眼睛健康。

3.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对孩子眼睛伤害极大,严格控制使用时间至关重要。非学习必要,学龄前儿童尽量不接触电子产品,学龄儿童每天累计使用不超过1-2小时,且每30分钟休息一次。使用时,开启护眼模式,调低屏幕亮度,与眼睛保持适当距离,电视屏幕对角线长度的3-5倍为宜,减少蓝光对视网膜的损害,守护孩子视力。

六、总结

中医护眼为孩子视力健康开辟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从饮食调理、外治方法到日常用眼习惯养成,全方位呵护孩子眼睛。家长们肩负起守护孩子视力的重任,将中医护眼妙法融入日常生活,持之以恒地帮助孩子实践。相信在中医智慧滋养下,孩子定能养出好视力,用明亮双眸拥抱精彩世界,开启光明未来。让我们携手,为孩子的视力保驾护航。

(李灿灿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 副主任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