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健康的“绊脚石”——反复感冒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感冒如同一个“不速之客”,时不时就来侵扰一番。可有些孩子,感冒却成了“常客”,刚痊愈没几天,又再次中招,这不仅让孩子饱受鼻塞、流涕、咳嗽、发热之苦,也让家长们忧心忡忡。反复感冒不仅影响孩子日常的学习、玩耍,长此以往,还可能阻碍孩子的生长发育。究其根源,孩子自身抵抗力弱、体质偏颇是关键,而中医在调理孩子体质、构筑抵御感冒防线方面,有着独特的智慧与良方。
二、中医看反复感冒——体质探因
1.肺卫不固:中医讲,肺主皮毛,司呼吸,在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中起着关键作用。肺卫不固的孩子,体表的卫气不足,就像守护城池的士兵数量稀少,无力抵御外邪入侵。稍微遇点风、受点寒,外界的邪气,如病毒、细菌等,就能轻易突破防线,引发感冒。这类孩子平日里常表现出多汗,稍微活动一下,额头、后背就大汗淋漓,而且汗出后吹风,感冒更是接踵而至;还容易怕风,天气稍有变化,就赶紧添衣,否则就喷嚏连连,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2.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孩子脾胃虚弱,运化食物、吸收营养的能力欠佳,身体得不到充足的滋养,抵抗力自然就弱。一方面,食物不能有效转化为气血,导致卫气生成不足,难以抵御外邪;另一方面,脾胃虚弱还易生痰湿,痰湿积聚体内,阻碍气机运行,使得邪气更容易在体内停留。这类孩子往往食欲不振,吃一点就饱,或者挑食、偏食严重,身形消瘦或虚胖,面色发黄,大便也常不规律,或溏稀或干结,反复感冒也就不足为奇了。
3.阴虚体质:阴虚的孩子,体内阴液不足,就像大地缺水干涸,失去了润泽滋养。肺阴不足,呼吸道黏膜干燥,失去了正常的防御功能,病毒、细菌等容易附着、滋生;肾阴亏虚,身体的根基不牢,抵抗力下降。此类孩子常感觉口干舌燥,喜欢喝水,夜间盗汗,手脚心发热,睡眠也不安稳,翻来覆去,这些表现都提示体内阴虚有热,易受外邪侵袭,感冒频繁发作。
三、中医调理之饮食有道
1.养肺固卫食材:对于肺卫不固的孩子,饮食上应多选择具有养肺固卫功效的食物。山药是个“宝贝”,它既能健脾,又可益肺,可做成山药粥,将山药切成小块,与大米一起煮粥,每天食用一碗,滋养肺气,增强卫气。百合也是不错的选择,百合银耳汤,润肺止咳,还能养心安神,缓解孩子因感冒不适带来的烦躁情绪。此外,黄芪有补气固表之功,可在煲汤时加入适量黄芪,如黄芪鸡汤,给孩子喝些汤,提升肺气,加固体表防线,让外邪难以入侵。
2.健脾养胃之选:脾胃虚弱的孩子,食物要以健脾养胃为主。小米粥堪称养胃“神器”,小米熬得软糯,易于消化,早上喝一碗,温暖脾胃。南瓜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南瓜粥、南瓜饼都是孩子爱吃的,它能促进消化,增强脾胃功能。另外,山楂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对于积食的孩子,用山楂煮水,加少许冰糖,酸酸甜甜的,帮助消化肉食积滞,让脾胃恢复正常运化,为身体提供充足营养,提升抵抗力,减少感冒几率。
3.滋阴润燥佳品:阴虚体质的孩子,适合食用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雪梨,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做成冰糖炖雪梨,都能润肺止咳、滋阴生津,缓解口干、咽干等不适。黑芝麻、核桃,富含油脂,能润肠通便,滋养肝肾之阴,可磨成粉,每天给孩子吃一勺,补充营养,改善阴虚状况。还有鸭肉,性凉,滋阴养胃,冬瓜鸭肉汤,清热解暑又滋阴,在夏季或孩子有热象时食用,恰到好处,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抵御外邪。
四、中医外治显身手
1.推拿按摩:专业的小儿推拿按摩对调理孩子体质、预防感冒效果显著。揉肺俞穴,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用双手拇指指腹轻轻按揉,每次3-5分钟,能补肺气,增强肺的功能。补脾经也很重要,脾经在拇指桡侧面,从指尖推向指根,操作200-300次,可健脾助运,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营养吸收。还有捏脊,从尾椎骨沿脊柱两侧向上捏至大椎穴,每天捏3-5遍,刺激经络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提升孩子整体体质,让孩子身体更强壮,减少感冒次数。
2.艾灸疗法:艾灸借助艾草的纯阳之力,温通经络,散寒除湿,提升阳气。对于肺卫不固、容易感冒的孩子,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是保健要穴,艾灸此处可健脾益胃、强壮体质,每周2-3次,每次10-15分钟。大椎穴也是常用穴位,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大椎能振奋阳气,驱散体表寒邪,预防感冒,尤其在季节交替、天气变化时,提前艾灸,效果更佳。但需注意,艾灸时要掌控好距离与温度,避免烫伤孩子娇嫩肌肤。
3.穴位敷贴: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季节、孩子体质,选用相应中药制成穴位敷贴,贴敷在特定穴位上,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发挥作用。如在三伏天,选用白芥子、细辛、甘遂等药物制成三伏贴,贴敷于肺俞、膻中、大椎等穴位,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之时,温煦阳气,驱散体内寒痰,增强体质,预防冬季感冒。在三九天,同样有三九贴,巩固疗效,调整阴阳,为孩子健康保驾护航,这种“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方法,贴合自然规律,助力孩子体质提升。
五、生活习惯养“正气”
1.作息规律:规律的作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保证孩子每天充足的睡眠,不同年龄段孩子所需睡眠时间不同,婴幼儿每天12-16小时,学龄前儿童10-12小时,学龄儿童9-11小时。睡眠期间,身体能进行自我修复,脏腑得到调养,气血得以补充,如同给身体“充电”,增强免疫力。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每晚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剧烈运动或进食过多,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让孩子进入深度睡眠,养足“正气”,抵御外邪。
2.适度运动:运动能激发孩子身体的活力,增强体质。鼓励孩子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跳绳、踢球等,根据孩子年龄与体力选择合适项目。运动可促进气血流通,使经络通畅,脏腑功能增强。每天户外活动1-2小时为宜,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沐浴阳光,既能促进骨骼发育,又能提升抵抗力,减少感冒几率。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防止受凉,给外邪可乘之机。
3.情志呵护:孩子的情志状态也影响着身体抵抗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中,会导致脏腑气机紊乱,影响气血运行,削弱免疫力。家长要关注孩子情绪变化,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给予关爱与鼓励。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温馨环境中成长,心情舒畅,“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六、总结
孩子反复感冒,虽棘手但并非无法应对。中医从调理体质入手,通过饮食调理、外治手法、生活习惯养成等多方面协同发力,为孩子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家长们用心学习、运用这些中医知识,关注孩子体质变化,持之以恒地帮助孩子调理,就能让孩子告别反复感冒的困扰,茁壮成长,以健康之姿拥抱未来。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成为孩子健康的守护者,让中医智慧在孩子成长路上绽放光芒。
(李灿灿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 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