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靶向药吃错等于白吃!药师总结的保命服药指南

2025-08-22 09:4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李阿姨每月花 2 万吃肺癌靶向药,可 3 个月后复查,肿瘤竟变大了!药师细问才发现,她不仅每天用绿豆汤送药,还把药掰成半片吃……

靶向药如同精准的导弹,能特异性地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损伤的同时,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然而,这把 “抗癌利器” 若使用不当,不仅会延误治疗、增加毒副作用,甚至会危及生命。药师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这份靶向药服用指南。​

一、服药时间

  • ​(一)严格遵守服药时间​

不同的靶向药有不同的服药时间要求,这是根据药物的代谢特点和食物对其吸收的影响来制定的。​

空腹服用:通常指饭前 1 小时或饭后 2 小时。如厄洛替尼片、阿法替尼片、索拉菲尼片等,空腹服用能保证药物快速通过胃部,减少食物对其吸收的干扰。

随餐服用:部分药物与食物同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如阿来替尼胶囊、伊马替尼片或伊马替尼胶囊等,建议与正餐同时服用,并用一大杯水送服,以促进药物吸收。​

固定时间服用:无论空腹还是随餐,每天都要在固定的时间点服药,这样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保证疗效。​

(二)漏服处理有讲究​

若不慎漏服药物,不要盲目补服。若距离下次服药时间较近(一般为服药间隔的一半以内),无需补服,按正常时间服用下次剂量即可,避免因补服导致药物过量。若距离下次服药时间较远,应尽快补服,但不要服用两倍剂量。部分靶向药物有特定的补服要求,如哌柏西利、奥拉帕利等无需补服;伊布替尼、恩扎卢胺需当天补服。

具体的漏服处理方法还需参考药品说明书或咨询药师,因为不同药物的代谢特点不同,处理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 二、服药剂量

靶向药物的剂量是经过了大量严谨的临床试验,反复验证后确定的最佳用药量。这个剂量既能保证对肿瘤细胞产生足够的杀伤力,又能将对正常组织的损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精准服用药物,绝不能擅自增量或减量。​

有些患者可能出于经济考虑,自行将剂量减半服用,这种做法犹如在战场上给武器 “减配”,极其危险。药物剂量不足,不仅不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还可能促使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使得原本可能被控制的肿瘤加速复发转移。反之,盲目增加剂量,非但不能增强疗效,反而会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加大,如严重的皮疹、难以控制的腹泻、肝肾功能损伤等,给患者身体带来沉重负担。

三、服药方式

整片吞服:大多数靶向药为缓释或控释制剂,掰开、嚼碎或溶解后服用,会破坏药物的结构,导致药物迅速释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同时也会缩短药物的作用时间。​

送服液体:建议用温水送服,避免用茶水、咖啡、果汁等饮品,这些饮品中的成分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四、避免不当联用

在服用靶向药的同时,若还需服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等),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或药师。因为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很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给靶向药的疗效或安全性带来负面影响。多数靶向药依赖肝脏中的 CYP3A4 酶代谢,而糖皮质激素、利福平、异烟肼、卡马西平等药物,会诱导 CYP3A4 酶大量产生,加速靶向药代谢,使其还没来得及充分发挥功效,就被快速排出体外,药效大打折扣。相反,胺碘酮、克拉霉素、西咪替丁、红霉素、伏立康唑等药物,会抑制 CYP3A4 酶产生,导致靶向药代谢速度减慢,血药浓度过高,毒副反应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因此,若不得不联用这些药物,务必咨询医生,由医生权衡利弊,调整药物剂量或安排合理的服药时间间隔。​

五、密切监测副作用

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若服用靶向药期间出现皮疹、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不要自行停药或增减剂量,应及时告知医生或药师。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或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例如,轻度腹泻可通过饮食调整(如避免油腻、辛辣食物)缓解;若腹泻严重,医生可能会开具止泻药物,并考虑暂时减少靶向药的剂量。​​

靶向药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其疗效的发挥离不开正确的服用方法。希望这份服药指南能帮助患者科学、安全地使用靶向药,让每一粒药都 “物尽其用”,为肿瘤治疗助力。记住,在用药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及时与医生或药师沟通,是保障用药安全和有效的关键。​

(李丁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 药学部)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