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听“终末期肾病(ESRD)”,便把它与“无望”划等号。事实上,透析和肾移植等规范治疗已让大量患者长期、稳定地生活与工作。关键在于:及早规划、个体化选择、系统化管理。
一、何为“终末期”?不是宣判,而是转折
当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至约15 ml/min/1.73m²以下,或出现难以控制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与尿毒症症状,就进入了需要肾替代治疗的阶段。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要转换治疗策略:透析或移植,并强化并发症管理。
二、三条主要路径:各有优势,重在匹配
1.血液透析(HD)
怎么做:每周约2–3次,每次3–4小时,通过动静脉内瘘或导管将血液引出,经透析器清除毒素与多余水分。
要点:
通路优先:内瘘>移植血管>中心静脉导管;尽量提前3–6个月建立内瘘。
透析充分性:关注Kt/V、URR;感觉“洗不透”(乏力、瘙痒、纳差)要与医护沟通调整超滤量、时间或处方。
并发症:低血压、痉挛、通路感染/血栓;学会自查内瘘“震颤”,异常立刻就医。
2. 腹膜透析(PD)
怎么做:在腹腔植入导管,利用腹膜作“天然膜”进行日间手动换液(CAPD)或夜间机腹透(APD)。
优势:在家完成、时间灵活、保护残余肾功能;对远离透析中心、血管条件差者更友好。
要点:严格无菌操作、防范腹膜炎(红痛腹+浑浊透析液要警惕);定期评估超滤和溶质清除量。
3. 肾移植
价值:总体生存率与生活质量优于长期透析,生理性排毒更接近正常。
要点:等待供肾需时间,亲属活体捐献可缩短等待;术后需长期免疫抑制,严格复诊、注重感染与肿瘤筛查。
并非人人立刻适合:活动性感染、肿瘤未控制、严重心肺疾病者需评估后再行。
三、系统化管理:把“活下去”变成“活得好”
1.血压与血糖
目标根据个体而定,常见血压目标<130/80 mmHg;糖尿病患者重视餐后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合理使用RAAS抑制剂、钙拮抗剂等,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2. 贫血管理
透析患者常见肾性贫血。合理用药,维持血红蛋白稳定(110g/L-130g/L之间),目标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达到安全区间以改善乏力、心功能。
3. 矿物质与骨病(CKD-MBD)
控磷是核心:饮食限磷、必要时服磷结合剂;维生素D/骨化三醇调节PTH,必要时加用钙模拟剂。定期监测钙、磷、PTH,避免“软骨痛、骨折、血管钙化”的恶性循环。
4. 营养与饮水
蛋白:透析前晚期需限蛋白;一旦开始透析,适度提高优质蛋白(如鱼、蛋、瘦肉、奶)以维持肌肉与免疫。
钠/水:少盐(<5克/日),按医嘱限水,防止高血压与间歇期体重剧增(干体重管理)。
钾:高钾致命,警惕榴莲、香蕉、椰子水、土豆等高钾食物的总量与烹饪方式(汆烫可降钾)。
磷:少加工肉、奶茶、可乐、熏制品;留意“含磷添加剂”的配料表。
5. 感染与疫苗
透析与移植患者感染风险增高。按建议接种甲乙肝、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透析通路与腹透出口每日观察与护理。
6. 运动与功能
低至中等强度、循序渐进:快走、骑行、弹力带抗阻训练每周≥150分钟。运动能改善贫血耐受、血压、抑郁与透析间体液管理。
7. 心理与社会支持
焦虑与抑郁不罕见。尽早接入肾病教育、同伴支持、小组心理辅导;与家人沟通排班与角色分担,重建可持续生活节奏。
四、如何选择:把决定握在自己手里
生活方式:工作时间、距离医院远近、家庭照护能力;PD的居家便利vs HD的中心监护;移植的长期收益vs等待与用药管理。
医学因素:血管条件、腹腔手术史、合并心血管/感染风险。
经济与可及性:考虑医保报销、耗材供应、交通时间成本。
与肾内科+营养师+透析护士+移植团队共同进行预立管线(Access)与治疗方式规划,比“临时抱佛脚”更决定预后。
五、常见误区速破
“透析会上瘾、越洗越差”:谬误。症状好转是因为毒素被清除;感觉“差”多与透析不足或并发症相关,需专业调整。
“能憋就憋,省得洗”:拖延加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饮食越严越好”:过度限食致营养不良、肌肉流失。应精准限量+足够优质蛋白。
“移植后就万事大吉”:需长期随访与免疫抑制管理,规律生活同样重要。
六、就医清单与居家自检
就医携带:血压/血糖记录、透析间体重变化、近3个月实验室单(Hb、铁代谢、钙磷PTH、白蛋白、Kt/V或PET结果)、用药清单。
居家观察:
内瘘“震颤”是否持续、是否红肿疼痛;
腹透出口是否渗液、红肿,透析液是否浑浊;
突发乏力、心悸、肌无力要警惕高钾;
突然呼吸急促、踝部水肿警惕容量超负荷。
总结
终末期肾病的关键,不是“能不能活”,而是“如何更好地活”。当你与医疗团队一起制定清晰的治疗路径(HD、PD或移植),并落实血压血糖控制、贫血与骨病管理、规范营养与运动、严防感染、关注心理社交,就已经把“绝路”改写为“可走之路”。科学治疗+主动管理,让希望不只在口号里,而体现在每一次复诊、每一次稳定的体重与化验、每一个更有力的日常。
(杨宏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病血液净化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