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终末期心衰心脏移植评估

2024-03-12 19:1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也是常见的内科急危重症之一。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35岁成年人中,心衰患病率为1.3%, 意味着我国目前约有1370万心衰患者,而这些心衰患者可进展为终末期心衰,预后极差。在医学领域,心脏移植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新的生机。然而,这项手术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筛选,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本文将深入探讨终末期心衰心脏移植评估的重要性及其过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治疗方法,以及医疗团队如何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支持。

1. 终末期心衰:  

1.1 了解心衰症状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将既往心衰的ABCD分期4个阶段重新命名:阶段A为心衰风险期,阶段B为心衰前期,阶段C为症状性心衰期,阶段D为终末期心衰期。目前心衰的定义,首诊心衰必须有心衰症状和体征(即阶段C,但通过有效的心衰治疗可使心衰临床表现减轻或缓解。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疲劳、心悸和活动耐量降低。当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时,身体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从而导致呼吸困难。疲劳是由于心脏无法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求,而心悸则是心脏不规律跳动的结果,患者自诉不能耐受体力活动,严重时休息时即可出现心衰症状。了解这些症状对于及早发现心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如果症状被忽视或误解,心衰可能会逐渐恶化,最终发展成终末期心衰。

1.2 终末期心衰的严重性

终末期心衰是心脏功能极度受损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即使采取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也很难有效缓解症状。患者可能会经历持续严重的呼吸困难、极度疲劳、恶性心律失常、顽固性低血压、甚至猝死等。这不仅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其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及早识别心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以防止病情进展至终末期。新指南新增了终末期(或晚期)心衰的定义标准。①严重或持续性的心衰症状(NYHA等级Ⅲ~Ⅳ);②严重的心脏功能不全,至少符合以下1项:LVEF≤30%, 孤立性右心室衰竭(例如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不能手术的严重 瓣 膜 异 常, 不 能 手 术 的 严 重 先 天 性 异 常, BNP或 NT-proBNP持续偏高(或上升), 且有严重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或结构异常;③需要静脉注射大剂量利尿剂治疗的淤血, 或低心排需要正性肌力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或恶性心律失常发作, 导致过去12个月内超过1次非计划就诊或住院;④运动能力严重受损,无法运动或六分钟步行距离较短(<300米), 或 pVO2<12ml/kg/min或<50%预计值。

1.3 心脏移植作为治疗选择

在终末期心衰的情况下,心脏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通过移植健康的心脏,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从而显著改善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虽然心脏移植是一项复杂的心脏手术,但它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了一线希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也在不断提高,使更多的患者能够获得第二次生命的机会。

2. 心脏移植评估:  

2.1 患者评估

在进行心脏移植评估时,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这个评估考虑了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血型、HLA分型、心脏状况等。年龄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对于年长的患者,手术的风险可能会更高,目前我国适用年龄为72周岁。医生还会评估患者的外周血管情况、肺功能等,以确定他们是否适合进行手术。此外,涉及器官移植,必须要经过伦理委员会的评估。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医生可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心脏移植手术,以及手术的风险和预后。经评估符合心脏移植指征的患者可录入系统排队等待移植,但等待的过程中患者也有死亡的风险。

2.2 移植器官来源

移植器官的来源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通常,移植的心脏来自于符合捐赠条件的供体。这些供体通常是因为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脑死亡,但心脏仍然保持正常功能的人。匹配度高的器官可以减少手术后排斥反应的风险。为了确保移植器官的质量和匹配度,医生会对供体进行严格的筛查和评估。

2.3 术前评估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评估,以确保手术能够成功进行。这些评估包括心脏功能测试,如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肺运动试验、冠脉CTA、心脏核磁共振等,以评估患者心脏的整体功能状态。同时需要进行全身状态评估,排除恶性肿瘤、系统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其他合并症。此外,心理评估也很重要,以评估患者对手术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状态。另外,感染筛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减少手术后感染的风险。通过这些术前评估,医生可以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并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3. 手术后护理与康复:  

3.1 术后护理

心脏移植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严密的监测和护理。这包括定期进行心脏功能和免疫系统监测,以及监测是否发生排斥反应等并发症。抗排斥药物的使用是常规的治疗手段,但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通常需要在医院内接受一段时间的密切监测,以确保他们的身体适应新的心脏,并且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3.2 康复计划

康复计划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这个计划通常由医疗团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其中包括药物治疗,确保患者按时服用抗排斥药物和其他必需药物。此外,心理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患者可能会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患者应对手术后的种种挑战。适当的运动也是康复计划的一部分,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不会对新的心脏造成过大的负担。

3.3 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在接受心脏移植后需要做出一系列生活方式上的调整。这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管理等方面。患者需要遵循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采用健康的饮食习惯,以保持心脏健康。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但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药物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需要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并避免与其他药物或食物产生相互作用。通过这些生活方式上的调整,患者可以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更好地适应新的心脏。

结语:  

在终末期心衰心脏移植评估中,医疗团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风险以及移植器官的可用性等多个因素。通过这一综合性的工作,我们能够为心衰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帮助他们重获新生。严格的评估能够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有效的治疗则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心脏移植不仅是一项手术,更是一次生命的重生。

(韩敏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