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律失常:打破心脏的“节奏大师”,如何应对?

2025-08-11 13:3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律失常,这个看似专业的医学术语,实则是指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出现了异常状况,进而导致心跳的速率或者节律失去了正常的规律。想象一下,心脏就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节奏大师”,每一次跳动都依赖于一个精确无比的电信号系统来精准控制。这个系统的“指挥官”便是心脏的自然起搏器——窦房结(SA结)。窦房结会准时发出电信号,然后通过心房和心室有条不紊地传导,使得心脏能够按照稳定的节奏跳动。然而,当这个精妙的系统出现故障时,心脏这位“节奏大师”就会瞬间失去控制,就像原本有序演奏的乐队突然乱了章法,从而引发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心律失常的类型繁多复杂,让人应接不暇。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早搏,也就是过早出现的心跳。这种情况就像是乐队里的某个乐手突然提前演奏,打乱了整体的节奏。还有心动过速,意味着心跳过快,仿佛心脏在进行一场疯狂的冲刺,一刻也不停歇。与之相反的是心动过缓,即心跳过慢,心脏就像放慢了脚步的行者,显得有气无力。另外,房颤(心房颤动)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此时心房就如同失控的舞者,不规则地颤动,完全失去了正常的节律。这些异常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心脏疾病,像冠心病、心肌病等,它们就像潜伏在心脏里的“敌人”,破坏着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遗传因素也可能在其中作祟,就像家族遗传的某种特质一样,使得某些人更容易患上心律失常;长期的压力会让心脏不堪重负,如同被一座大山压着,影响其正常的电生理活动;药物副作用就像是不速之客,在治疗其他疾病的同时,却意外地打乱了心脏的节奏;电解质失衡,比如钾、钠、钙等元素的异常,就像机器里的零件出现了问题,也会引发心律失常;此外,其它健康问题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也可能是诱因。

应对心律失常,首先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明确诊断。医生通常会借助心电图(ECG)来详细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在做心电图时,患者需要安静地躺在检查床上,身上连接着各种电极片,就像连接着一条条“信息通道”,将心脏的电信号准确无误地传输到仪器上。有时候,仅仅一次心电图检查可能无法捕捉到心律失常的瞬间,这时就需要使用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患者需要佩戴一个小巧的记录设备,就像一个忠实的“小跟班”,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脏活动,这样就能更全面地了解心脏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事件记录器则像是一个“应急记录员”,当患者感觉心脏不舒服时,就可以手动启动记录,以便捕捉到异常时刻的电信号。植入式循环记录器就更高级了,它可以长期植入患者体内,持续监测心脏的电活动,就像一位默默守护在心脏旁的“卫士”。此外,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比如检测电解质水平、甲状腺功能等;超声心动图就像一双“透视眼”,能够清晰地看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其它影像学检查如心脏磁共振成像等也可能被用来评估心律失常的原因,为医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需要根据其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引起症状来综合判断。一些轻微的心律失常可能并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就像一个小的“涟漪”,不会掀起太大的波澜,这种情况下可能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监测,就像定期检查汽车的状况一样,确保心脏的“运行”一切正常。而对于需要治疗的心律失常,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控制或预防异常心跳。这些药物就像是“指挥官”,可以调整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帮助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但是,药物治疗也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其他的问题,所以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并定期进行复查。

2. 生活方式的改变:这就像是给心脏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患者需要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因为咖啡因和酒精就像“兴奋剂”,会刺激心脏,让心脏跳动得更加紊乱。戒烟也是非常重要的,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就像“毒素”,会损害心脏的血管和组织,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保持健康的体重,就像给心脏减轻负担,让它能够轻松地工作。进行规律的体育活动,就像给心脏做“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同时,管理压力也不容忽视,长期的压力会让心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患者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放松身心,就像给心脏做一次“按摩”。

3. 电生理治疗:包括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使用。心脏起搏器就像是心脏的“小助手”,当心脏跳动过慢时,它可以适时地发出电信号,帮助调节心跳速率,让心脏能够保持正常的节奏。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则像是心脏的“保护神”,它可以在检测到严重的心律失常时自动释放电击,就像给心脏“重启”一样,恢复正常节律。

4. 导管消融术:这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听起来可能有些神秘。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血管将导管插入心脏,就像在心脏里进行一次“探险”。然后通过导管将能量(如射频或冷冻能量)传递到心脏特定部位,破坏引起异常节律的组织,就像拆除一颗“定时炸弹”,从而恢复正常的电生理活动。这种治疗方法创伤较小,恢复也相对较快。

5. 心脏手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手术来修复或替换心脏瓣膜,就像给心脏更换“零件”一样,或者进行其他类型的手术来纠正心律失常的原因。心脏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和严肃的治疗方式,需要患者和家属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式,患者都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就像一个团队一样,共同对抗疾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向医生反馈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医生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应该充分了解心律失常的症状,如心跳不规则,就像走路时脚步忽快忽慢一样;头晕,感觉眼前一阵发黑,仿佛要失去平衡;晕厥,突然失去意识,就像一盏灯突然熄灭;或呼吸困难,感觉空气不够用,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胸口。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就像发现危险信号时要及时报警一样,不能拖延。

总之,心律失常虽然可能会让患者感到担忧和害怕,但通过正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重要的是患者要认识到心律失常的潜在风险,就像了解前方道路上可能存在的陷阱一样,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管理这一状况,让心脏这位“节奏大师”重新恢复往日的风采。 

(常素粉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焦作院区 心血管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