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膀胱肿瘤有哪些信号?身体出现这些情况要留意

2025-08-20 10:5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咱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小机器”,每个器官都在默默干活。膀胱作为“尿液储存站”,平时不声不响,可一旦长了肿瘤,就会悄悄发出“求救信号”。很多人觉得“肿瘤离自己很远”,等到症状明显时才重视,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今天就用接地气的话,跟大家聊聊膀胱肿瘤的4个关键信号,看完记得对照自查,别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一、小便里的“红色警报”:血尿,最直观的信号
说起膀胱肿瘤的信号,血尿绝对是“头号代言人”,大概80%-90%的患者都会出现这个症状。但它可不是“轰轰烈烈”的提醒,反而像个“低调的刺客”,经常让人误以为是“上火”或“结石”,很容易被忽略。

这里要先分清两种血尿:一种是“肉眼可见”的,比如小便颜色像洗肉水、浓茶,甚至带血丝、血块,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引起注意;另一种是“显微镜下血尿”,肉眼看起来小便正常,但去医院检查时,显微镜下能看到尿液里有红细胞,这种就特别容易“漏网”。

更让人迷惑的是,膀胱肿瘤引起的血尿常常“时好时坏”。比如今天发现小便发红,多喝水后第二天又正常了,很多人就会想“肯定是最近熬夜上火,多喝水就好了”,压根不往肿瘤上想。但其实这是因为肿瘤表面的血管比较脆弱,有时候破了就出血,凝血后又暂时止住,可不是“自愈”了,而是肿瘤还在里面“搞事情”。

举个真实的例子:张大爷去年夏天发现小便有点红,以为是天热喝水少,多喝了几杯菊花茶后确实好了,就没当回事。直到3个月后,血尿再次出现,还带着小血块,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膀胱肿瘤。好在发现及时,手术切除后恢复得不错。所以提醒大家,不管是肉眼能看到的血尿,还是体检时查出的“镜下血尿”,哪怕只出现一次,也别掉以轻心,赶紧去泌尿外科查查!

二、排尿系统的“调皮捣蛋鬼”:尿频、尿急、尿不尽,别当成“老毛病”
很多人觉得“尿频尿急”是小问题,年轻人会归咎于“喝多了水”“前列腺炎”,中老年人会觉得“年纪大了都这样”,尤其是男性,总以为是前列腺的锅。但你知道吗?膀胱里长了肿瘤,也会让排尿系统变得“不听话”,出现这些烦人的症状。

这是因为肿瘤长在膀胱里,就像膀胱里多了个“小疙瘩”,会占用膀胱的“储存空间”,还会刺激膀胱壁。比如原本膀胱能装300毫升尿液,现在被肿瘤占了一部分,装100毫升就觉得“憋得慌”,自然就老想上厕所,也就是“尿频”;有时候肿瘤刺激膀胱,还会让人有“急着上厕所,慢一步就可能漏尿”的感觉,这就是“尿急”;更让人难受的是,上完厕所后总觉得“没排干净”,裤子刚提好又想跑厕所,这就是“尿不尽”。

还有一种情况更特殊:如果肿瘤长在膀胱出口的位置,就像给膀胱“装了个塞子”,会导致排尿困难,比如小便变细、尿流断断续续,甚至尿不出来。这时候别光顾着怀疑前列腺,膀胱也可能在“喊救命”。

比如28岁的小李,最近总觉得尿频,白天要跑十几次厕所,晚上也要起夜两三回,他以为是工作压力大、喝水多,直到出现尿急、尿不尽,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膀胱里长了个小肿瘤。所以说,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如果尿频、尿急、尿不尽的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者越来越严重,别总想着“忍忍就好”,也别盲目归咎于“老毛病”,去医院做个尿常规和膀胱B超,花不了多少时间,却能排除大隐患。

三、疼痛:从“隐隐作痛”到“难以忍受”,别硬扛
膀胱肿瘤早期一般不会疼,可一旦出现疼痛,往往意味着病情在进展,这时候就别硬扛了!疼痛的感觉和位置也不一样,主要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下腹部疼痛”,也就是小肚子不舒服。这是因为肿瘤长大了,侵犯了膀胱壁的深层,或者肿瘤堵住了膀胱出口,导致膀胱里的尿液排不出去,膀胱胀得难受,就会出现隐隐的胀痛或钝痛。有时候这种疼痛会时轻时重,比如憋尿时更明显,排尿后能稍微缓解,很多人会误以为是“肠胃不舒服”或“膀胱炎”,自己吃点消炎药,症状暂时缓解就不管了,结果耽误了治疗。

另一种是“腰部疼痛”,而且通常是单侧腰痛。这是因为膀胱里的肿瘤如果堵住了输尿管开口(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管道),肾脏产生的尿液排不出去,就会导致“肾积水”,进而引起腰部胀痛。严重的时候,疼痛会像“抽筋”一样,从腰部放射到下腹部,甚至大腿内侧,让人直不起腰。

比如王阿姨去年冬天总觉得右边腰隐隐作痛,以为是带孙子累的,贴了几贴膏药也没见好,直到有一次疼得直冒冷汗,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膀胱肿瘤堵住了右侧输尿管,导致肾积水。好在及时手术,不仅切除了肿瘤,还缓解了肾积水,没对肾脏造成严重损伤。所以提醒大家,不管是下腹痛还是腰痛,如果持续不缓解,或者疼痛越来越重,别自己随便贴膏药、吃止痛药,赶紧去医院查明原因,止痛药可能会掩盖病情,让问题更严重。

四、全身“小警报”:体重下降、乏力、发热,别当成“亚健康”
很多人觉得“肿瘤是局部问题”,其实当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影响全身状态,出现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全身症状。这些症状很容易被当成“亚健康”或“更年期反应”,但其实是身体在发出“整体预警”。

首先是“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如果最近没有刻意减肥、节食,也没有增加运动量,体重却在几个月内下降了5公斤以上,就要警惕了。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在体内会“掠夺”营养,和正常细胞抢食物,导致身体消耗过大,进而出现体重下降。同时,肿瘤还会影响食欲,让人吃不下饭,进一步加重体重减轻。

其次是“长期乏力、没精神”。很多人会说“我每天上班都很累,肯定是没休息好”,但如果休息充足后,还是觉得浑身没力气,做什么都提不起劲,甚至走几步路就喘,就要留意了。这是因为肿瘤会释放一些“有害物质”,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还会导致贫血(比如长期少量血尿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进而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最后是“反复发热”。肿瘤引起的发热和普通感冒发烧不一样,通常是“低热”,体温在37.5℃-38℃之间,很少超过38.5℃,而且吃了退烧药后能暂时降温,但过几天又会烧起来,反反复复。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坏死、脱落时,会释放一些致热物质,引起身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发热。

比如50岁的赵大哥,今年上半年总觉得没力气,体重也从140斤降到了128斤,他以为是工作压力大,还特意休了年假去旅游,可回来后还是没精神,偶尔还会低热。家人催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了膀胱肿瘤,而且已经到了中期。好在经过综合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所以说,别把体重下降、乏力、发热当成“小毛病”,这些全身症状虽然不特异,但却是身体“整体失衡”的信号,及时检查才能早发现问题。

最后想说:早发现、早治疗,膀胱肿瘤不可怕
看完上面的4个信号,可能有人会担心“我好像有过类似症状,是不是得了肿瘤?”其实不用过度恐慌,这些症状不是膀胱肿瘤的“专属信号”,比如尿路感染、结石也可能引起血尿、尿频尿急。但关键在于“及时排查”——不管症状像不像,只要出现了,就去医院做个检查,比如尿常规、膀胱B超,必要时做膀胱镜检查,就能明确原因。

另外,还要提醒两类“高危人群”:一是长期吸烟者,吸烟是膀胱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时间越长、烟量越大,风险越高;二是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人,比如从事印刷、染料、橡胶、塑料等行业的人,要注意做好防护。这类人群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每年做一次膀胱相关检查,防患于未然。

总之,膀胱肿瘤虽然听起来吓人,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膀胱肿瘤的治愈率能达到80%以上。身体不会无缘无故“闹脾气”,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小异常”,可能就是它在向我们“求救”。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能多关注自己的身体,有问题早排查,别让“小信号”变成“大麻烦”!

(袁志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