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肛周脓肿没及时治,会变成肛瘘吗?

2025-08-25 14:0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肛肠科的门诊中,常常能遇到这样的患者:起初只是肛门周围出现一个小小的硬结,伴有轻微疼痛,以为是 “上火” 或 “肛周炎症”,没太在意。可没过几天,硬结处开始红肿、疼痛加剧,甚至出现发热、坠胀等症状,这才急忙就医,被诊断为肛周脓肿。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患者因为拖延治疗,最终发展成了肛瘘,不仅治疗难度增加,还可能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那么,肛周脓肿没及时治疗,真的会变成肛瘘吗?答案是:很有可能。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这两种疾病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好日常护理。

认识肛周脓肿与肛瘘
肛周脓肿,简单来说就是肛门周围软组织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它就像肛门周围的一个 “脓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发病初期,患者会感觉肛门周围有持续性疼痛或胀痛,行走、坐立或排便时疼痛加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及时治疗,通过脓肿切开引流或抗感染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顺利康复。

而肛瘘则是肛周脓肿的常见后遗症,它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多位于直肠下部或肛管,外口在肛门周围皮肤上。肛瘘形成后,患者会反复出现肛门周围流脓、疼痛、瘙痒等症状,脓液刺激肛周皮肤还可能导致湿疹,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

肛周脓肿拖延治疗为何会变成肛瘘?
肛周脓肿和肛瘘其实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当肛周脓肿发生后,脓肿内部充满了脓液,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脓液会不断积聚,压力逐渐增大,就像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最终会突破周围的组织,寻找薄弱的地方流出。

如果脓肿自行破溃,或者在治疗不彻底的情况下,虽然脓液流出后疼痛会暂时缓解,但感染并没有完全消除。此时,破溃的地方会形成外口,而原来的感染源头(内口)依然存在,肠道内的细菌会不断通过内口进入瘘管,导致瘘管反复感染、流脓,从而形成肛瘘。

临床数据显示,约有 70%-80% 的肛周脓肿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最终会发展为肛瘘。而且,拖延的时间越长,肛瘘的复杂性越高,治疗难度也越大,术后复发的风险也会增加。

肛周脓肿与肛瘘的护理要点
无论是肛周脓肿还是肛瘘,科学的护理都能帮助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减少复发的风险。

日常护理
1.保持局部清洁:每天用温水坐浴 1-2 次,每次 15-20 分钟,既能清洁肛门周围的皮肤和创面,又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坐浴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避免摩擦创面。

2.注意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和腹泻。便秘时,粪便干硬会刺激创面,加重疼痛;腹泻时,粪便中的细菌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平时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多喝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穿着舒适: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穿着紧身、化纤的内裤,以减少对肛门周围皮肤的摩擦和刺激,保持局部干燥。

治疗期间的护理
1.肛周脓肿的护理: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要注意观察创面的引流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受压、扭曲。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创面是否有红肿、渗液、出血等情况。如果出现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2.肛瘘的护理:肛瘘术后的创面较大,愈合时间较长,要注意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换药,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在创面未完全愈合前,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创面出血或裂开。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容易趁虚而入,引发感染。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裤,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或肥皂清洗肛门周围皮肤。

3.及时治疗肛肠疾病:如果患有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引发肛周脓肿或肛瘘。

总之,肛周脓肿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为肛瘘,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和治疗难度。因此,一旦发现肛门周围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尽早诊断和治疗。同时,做好日常护理和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和复发风险,保护肛门健康。

(王晓玮 濮阳油田总医院 肛肠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