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检查(MRI)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软组织成像和疾病诊断。由于其依赖强磁场与射频脉冲工作,受检者在检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安全性和图像质量。以下是详细的准备指南:
一、了解检查流程与禁忌事项
确认适应症与必要性
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MRI申请单,患者需明确告知自身健康状况(如是否装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或妊娠状态),因这些可能影响检查安全性。例如,体内有铁磁性异物者严禁进入磁体间,而某些新型钛合金材料则相对安全。
排除绝对禁忌证
若存在以下情况应立即终止检查:电子耳蜗、胰岛素泵等主动式医疗设备;弹片残留等未固定金属碎片;危重患者无法配合屏气指令时也需谨慎评估风险。
二、着装与个人物品管理
去除所有金属物件
包括首饰(项链、耳环)、发夹、假牙、腰带扣及含金属纤维的衣物。女性应避免穿着带钢圈的内衣,建议改穿医院提供的病号服或纯棉材质服装。鞋子需完全脱掉,因鞋底可能隐藏金属部件。
化妆品与美甲处理
粉底液、睫毛膏等彩妆产品常含微量金属成分,需彻底清洁面部;指甲油中的色素颗粒可能在磁场作用下发热,造成灼伤风险,务必提前卸除。
纹身警示
大面积纹身使用的颜料若含金属氧化物,可能在扫描过程中产生局部灼热感,此类情况应及时向技师说明。
三、生理状态调整
空腹要求差异化执行
腹部/盆腔检查通常需禁食4-6小时以减少肠道气体干扰,但头颅、四肢等部位无需严格空腹。糖尿病患者可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反应,并在检查后及时进食。
膀胱适度充盈策略
泌尿系统成像时,检查前1小时饮用500ml温水可使膀胱轻微膨胀,形成自然对比剂效果,同时避免过度憋尿导致不适。
呼吸训练配合度提升
胸部或肝脏扫描时,技师会指导“吸气—屏住呼吸—缓慢呼气”的节奏,患者可通过模拟练习掌握时机,减少因呼吸运动造成的伪影。
四、特殊人群关怀措施
儿童安抚技巧
对低龄患儿可采用玩具分散注意力,播放动画片转移焦虑情绪;必要时使用镇静剂需严格遵医嘱,并确保监护人全程陪同。
幽闭恐惧症干预方案
开放式设计的宽孔径设备可缓解压抑感,佩戴眼罩遮挡视觉刺激,耳机播放舒缓音乐均有助于放松身心。对于严重焦虑者,可预先服用抗焦虑药物。
老年患者防跌倒保护
行动不便者应由家属搀扶上下检查床,移除床边障碍物防止绊倒;检查结束后静坐片刻再起身,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五、检查中的行为规范
保持绝对静止的重要性
微小的身体晃动都会导致图像模糊,尤其是脊柱序列采集时,任何肌肉收缩都会影响椎间隙结构的显示。患者可通过咬合软垫固定下颌位置。
噪音应对心理准备
梯度线圈切换产生的敲击声可达100分贝以上,佩戴隔音耳塞能有效降低不适感,同时理解这是正常设备运行声响而非故障表现。
注射对比剂后的观察要点
增强扫描使用的钆剂极少引起过敏反应,但仍需留观30分钟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多饮水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六、术后注意事项延伸
皮肤护理细节提示
长时间平躺可能导致压疮风险,特别是骨突部位;寒冷环境下肢体暴露易引发寒战,可要求加盖保温毯维持体温稳定。
报告解读时效性认知
复杂部位的重建图像可能需要数小时处理时间,患者无需急于当日获取结果,应遵循医院规定的领取流程。
通过系统性的准备与配合,磁共振检查不仅能提供高分辨率的诊断依据,还能最大限度保障受检者的舒适度与安全性。个体差异的存在要求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共同完成这一精密的医学影像学操作。
(李江 郑州仁济医院 医学影像科 主管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