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经历“烧心”和“反酸”的不适。这种症状可能只是偶尔出现,但也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信号。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反流性食管炎,帮助你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是指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等)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甚至溃疡。这种反流现象通常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失调或胃排空延迟导致的。LES是位于食管下端的一段环形肌肉,正常情况下,它像一个“阀门”一样,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当LES压力降低或频繁松弛时,胃内容物就容易反流,从而引发反流性食管炎。
二、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症状包括:
(一)烧心
烧心是反流性食管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平卧、弯腰或咳嗽时加重。这种烧心感通常从胸骨下段向上延伸,甚至可以放射到颈部、咽喉部或耳部。
(二)反酸
反酸是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的情况下反流到咽部或口腔。反流物可以是酸性的,也可以是苦的,甚至带有食物残渣。反酸常在餐后、夜间或平卧时加重。
(三)其他症状
除了烧心和反酸,反流性食管炎还可能伴有以下症状:
• 吞咽困难: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吞咽食物时有阻塞感,尤其是在进食固体食物时更为明显。
• 胸痛:胸痛的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常在进食后或夜间发作,容易被误诊为心绞痛。
• 咽喉症状:如咽喉部异物感、声音嘶哑、慢性咳嗽等,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引起的。
• 口腔症状:如口苦、口臭等,也是由于胃酸反流到口腔所致。
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
食管下括约肌(LES)的功能失调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病因之一。LES压力降低或频繁松弛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某些食物和药物会降低LES压力,如高脂肪食物、巧克力、咖啡、酒精等。此外,肥胖、妊娠、腹水等也会增加腹压,导致LES压力相对降低,从而引发反流。
(二)食管清除功能障碍
正常情况下,食管通过蠕动将反流物迅速清除。如果食管蠕动功能减弱,反流物在食管内停留时间延长,就会增加食管黏膜受损的风险。此外,唾液分泌减少也会减弱唾液对反流物的中和作用,从而加重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
(三)胃排空延迟
胃排空延迟会导致胃内压力增加,从而增加胃内容物反流的可能性。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胃轻瘫)和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会影响胃的排空功能,从而引发或加重反流性食管炎。
(四)食管黏膜屏障受损
食管黏膜的完整性对于防止反流物的损伤至关重要。某些因素(如长期吸烟、饮酒、服用某些药物)会削弱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使食管黏膜更容易受到胃酸和胆汁的损伤,从而引发反流性食管炎。
四、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
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内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等方法。
(一)症状评估
典型的烧心和反酸症状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线索。如果患者有典型的烧心和反酸症状,且症状与进食、体位变化等有关,应高度怀疑反流性食管炎。
(二)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通过内镜可以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病变情况,如食管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内镜检查还可以进行活组织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如食管癌)。
(三)24小时食管pH监测
24小时食管pH监测可以记录食管内酸反流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辅助手段。对于症状不典型或内镜检查阴性的患者,24小时食管pH监测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四)其他检查
• 食管吞钡X线检查:可以观察食管的蠕动功能和食管狭窄情况,但对轻度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价值有限。
• 食管测压:可以评估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和食管蠕动功能,有助于了解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
五、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预防并发症。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调整:避免高脂肪、高酸性食物,如巧克力、咖啡、柑橘类水果等。减少晚餐进食量,避免睡前2 - 3小时内进食。
• 戒烟戒酒:吸烟和饮酒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加重反流症状。
• 减重:肥胖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症状。
• 改变睡姿:抬高床头15 - 20厘米,避免平卧,可以减少夜间反流。
(二)药物治疗
• 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首选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PPI可以显著减少胃酸分泌,从而缓解症状和促进食管黏膜愈合。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也可以用于轻度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但效果不如PPI。
• 促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以促进胃排空,减少胃内压力,从而减轻反流症状。
• 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瑞巴派特等,可以保护食管黏膜,减轻胃酸和胆汁的损伤。
(三)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愿意长期服药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加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Nissen胃底折叠术等。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在专业医生的评估下进行。
六、反流性食管炎的并发症
如果不加以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包括:
• 食管狭窄:长期反流导致食管黏膜反复损伤和修复,形成瘢痕组织,导致食管狭窄。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甚至需要进行扩张治疗。
• 食管溃疡: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长期刺激会导致溃疡形成,引起胸痛和出血。
• 巴雷特食管:长期反流性食管炎可能导致食管下段黏膜的柱状上皮化生,形成巴雷特食管。巴雷特食管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需要定期监测。
• 吸入性肺炎:反流物误吸入气管和肺部,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尤其在夜间平卧时更容易发生。
七、如何预防反流性食管炎?
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在于减少反流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避免高脂肪、高酸性食物,戒烟戒酒,保持适当的体重。
• 避免加重反流的行为:避免平卧,尤其是饭后2 - 3小时内不要平卧。避免过度弯腰、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 定期体检: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内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八、结语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烧心和反酸。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希望大家对反流性食管炎有更深入的了解,重视这一疾病,及时就医,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刘晓华 滑县人民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与消化内科二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