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子宫肌瘤是切还是留?妇科专家教你科学决策

2025-03-20 20:0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妇科门诊,经常能看到拿着检查单,满脸焦虑的女性患者,她们的检查单上往往写着 “子宫肌瘤” 四个字。子宫肌瘤作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高达 20%-30%,30 岁以上女性更是高发人群。当肌瘤出现,“切还是留” 就成了萦绕在患者心头的难题。别慌!妇科专家将从专业角度,为你剖析不同情况下的科学决策。

一、认识子宫肌瘤:身体里的 “不速之客”
子宫肌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就像子宫里悄悄生长的小肉球。根据生长位置,可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生长在子宫肌层内,最为常见;浆膜下肌瘤向子宫体表面生长,带蒂的浆膜下肌瘤甚至可能脱离子宫;黏膜下肌瘤则向宫腔内生长,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对月经影响最为显著。

多数子宫肌瘤生长缓慢,在早期可能毫无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不过,一旦肌瘤开始 “兴风作浪”,就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痛、尿频、不孕等症状。有的患者月经量过大,甚至出现贫血;黏膜下肌瘤还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受孕困难或流产。

二、决定去留的关键因素
(一)症状的严重程度
症状是判断子宫肌瘤是否需要切除的重要依据。如果肌瘤引发月经量过多,导致贫血,且药物治疗无效;或者肌瘤压迫膀胱、直肠,引起尿频、尿急、便秘等症状;又或者肌瘤导致反复流产、不孕,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育需求,此时切除肌瘤往往是更好的选择。例如,40 岁的李女士,因黏膜下肌瘤导致月经量比平时多 3 倍,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药物治疗半年效果不佳,最终通过手术切除肌瘤,月经恢复正常,贫血症状也逐渐改善。

(二)肌瘤的大小和位置
一般来说,肌瘤直径超过 5 厘米,或肌瘤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就可以考虑手术。但这并非绝对标准,还要结合位置判断。黏膜下肌瘤即使较小,也可能引起明显症状,常需手术;浆膜下肌瘤如果生长迅速、发生扭转,也应及时切除。相反,肌壁间肌瘤若较小且无症状,可暂时观察。比如,35 岁的王女士,体检发现 3 厘米的肌壁间肌瘤,没有任何不适,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半年后肌瘤大小无明显变化,依然选择保守观察。

(三)患者年龄与生育需求
对于接近绝经期的女性,由于绝经后肌瘤通常会逐渐萎缩,症状也会随之减轻,若肌瘤较小、症状不明显,可采取保守治疗,定期复查。而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若肌瘤影响受孕或可能在孕期发生变性、导致流产等风险,应在孕前评估后决定是否手术。28 岁的张女士准备备孕,检查发现子宫角部有 4 厘米肌瘤,医生分析该位置肌瘤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建议手术切除,术后一年张女士顺利怀孕。

(四)肌瘤的生长速度
如果肌瘤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比如 3 - 6 个月内体积增大超过 50%,可能存在恶变风险,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估,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并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三、不同治疗方式的利弊权衡
(一)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传统方式,包括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肌瘤剔除术能保留子宫,适合有生育需求或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但术后存在肌瘤复发的可能;子宫切除术则彻底解决肌瘤问题,尤其适用于肌瘤多发、无生育需求且症状严重的患者,不过切除子宫会影响生育功能,还可能对女性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手术方式也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开腹手术,还有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等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宫腔镜手术则对黏膜下肌瘤有独特优势,能精准切除肌瘤,对子宫损伤小。

(二)非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轻微、肌瘤较小的患者,非手术治疗也是可行方案。药物治疗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肌瘤生长、缓解症状,如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低雌激素症状。还有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动脉栓塞术等新兴治疗方法,前者利用超声波的热效应使肌瘤组织坏死,后者通过栓塞子宫动脉,阻断肌瘤血供使其萎缩,这些方法都具有无创或微创的特点,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四、科学决策的正确姿势
面对子宫肌瘤 “切还是留”,患者不应盲目跟风,也不要讳疾忌医。首先,要选择正规医院的妇科或妇产科,找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详细的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还需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准确了解肌瘤情况。其次,患者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各种治疗方式的利弊、风险和预后,结合自身年龄、症状、生育需求等因素,权衡后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在治疗后,无论是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都需要定期复查,监测肌瘤变化。若采取保守观察,一般每 3 - 6 个月复查一次超声;术后患者也应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了解恢复情况,预防复发。

子宫肌瘤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科学认识、理性对待,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做出正确决策,就能将其对健康和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记住,你的健康,由你和医生共同守护!

(宋娇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妇瘤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