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基因测序与微生物:解码微观世界的精准诊断新革命

2025-03-16 19:1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我们肉眼无法触及的微观世界里,微生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既可以是守护人体健康的 “小卫士”,参与人体消化、免疫调节等生理过程;也可能化身致病的 “小恶魔”,引发各种疾病。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准确地认识和掌控这些微小生物。而基因测序技术的出现,犹如一把精准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深入了解微生物的大门,掀起了一场微观世界精准诊断的新革命。

基因测序,简单来说,就是测定 DNA 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DNA 作为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其内部的碱基序列包含了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等所有生命活动的密码。早期的基因测序技术,如桑格测序法,虽然准确性高,但存在通量低、成本高、耗时久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基因测序的应用范围。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以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为代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应运而生。二代测序技术通过大规模平行测序的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海量 DNA 片段进行测序,大大提高了测序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如今,三代测序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它能够实现单分子测序,解决了二代测序读长短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基因测序技术体系。

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如培养法、显微镜观察法等,存在诸多局限性。培养法依赖于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的生长,然而自然界中大部分微生物目前尚无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显微镜观察法只能提供微生物的形态信息,难以准确鉴定微生物的种类。而基因测序技术则打破了这些限制,它无需培养微生物,只需提取环境或样本中的全部 DNA,通过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就能快速、准确地识别样本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丰度。

在疾病诊断领域,基因测序与微生物的结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以感染性疾病为例,传统的诊断方法往往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才能确定病原体,而基因测序技术能够在数小时内对样本中的病原体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快速锁定致病微生物。在 2019 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中,基因测序技术就发挥了关键作用。科学家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并将序列信息公开,为后续疫苗研发、诊断试剂开发以及病毒溯源等工作奠定了基础。此外,在一些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基因测序也展现出强大的优势。例如,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感染,由于其症状不典型且病原体复杂,传统方法难以确诊,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可以对患者样本中的所有微生物基因进行检测,成功找到隐藏的致病原,为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除了感染性疾病,基因测序在人体微生物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人体微生物组是指生活在人体体表和体内的所有微生物及其遗传物质的总和。研究发现,人体微生物组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组进行基因测序,科学家们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衡与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例如,某些特定的肠道菌群能够帮助人体分解食物、合成维生素,而当这些有益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多时,就可能引发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全身健康。基于基因测序的人体微生物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还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已经有研究尝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相关疾病,如使用益生菌、粪菌移植等方法,这些治疗手段的发展都离不开基因测序对人体微生物组的深入研究。

在环境监测和公共卫生领域,基因测序与微生物的应用同样前景广阔。通过对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可以了解其中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评估环境质量和生态健康状况。例如,在水污染监测中,基因测序能够快速检测出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指示微生物,及时发现水质安全隐患。在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方面,基因测序可以对食品、公共场所等样本进行微生物检测,追踪食源性疾病的传染源,预防疾病的传播。同时,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微生物组进行基因测序分析,还可以了解微生物的传播规律和演化趋势,为制定科学的公共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然而,基因测序与微生物的精准诊断革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基因测序技术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率,尤其是在低丰度微生物检测和复杂样本分析中,可能会出现漏检或误判的情况。其次,基因测序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准确的分析和解读,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此外,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还涉及到伦理、隐私等问题,如个人基因信息的保护、基因数据的合理使用等。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基因测序与微生物的结合无疑已经开启了微观世界精准诊断的新篇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未来,基因测序有望在微生物研究和应用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福祉。我们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基因测序能够成为临床诊断的常规手段,实现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在环境领域,它能够更有效地监测和保护生态环境;在公共卫生方面,它能够为疫情防控和疾病预防提供更有力的保障,让我们更好地与微观世界的微生物和谐共处。

(郑蕾 沁阳市人民医院 检验科)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