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胎动异常别慌张!这些信号需警惕​

2025-03-17 20:4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对于每一位准妈妈来说,感受腹中胎儿的每一次胎动,都是孕期最幸福的时刻之一。胎动不仅是胎儿生命活力的体现,更是胎儿与妈妈交流的特殊 “语言”。然而,当胎动出现异常时,很多准妈妈会陷入恐慌。事实上,了解胎动异常的信号及其背后的含义,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能帮助我们在面对这些情况时更加从容不迫。

一、认识胎动:胎儿的 “生命律动”
胎动,简单来说,就是胎儿在子宫内的躯体活动冲击到子宫壁,让准妈妈能感知到的动作。从怀孕 7 - 8 周起,胎儿就已经开始在妈妈肚子里 “手舞足蹈” 了,只不过此时胎儿还太小,动作很微弱,准妈妈通常感觉不到。一般在怀孕 18 - 20 周左右,大多数准妈妈能第一次感受到胎动,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动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和频繁。

不同阶段的胎动有着不同的特点。怀孕 28 周前,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空间较大,动作较为自由,胎动的位置不固定,动作幅度也较大,有时甚至能感觉到胎儿在翻身。到了怀孕 28 - 32 周,胎动达到高峰,胎儿的各种动作,如踢腿、伸手、打嗝等,准妈妈都能清晰感知。怀孕 36 周后,胎儿逐渐入盆,活动空间变小,胎动的频率和幅度会有所下降,但动作依然有力。

正常情况下,胎动次数、快慢、强弱等都能反映胎儿的安危。一般来说,在怀孕 28 周后,准妈妈可以通过数胎动来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早、中、晚各数 1 小时,将 3 次的数值相加再乘以 4,得出 12 小时的胎动次数。12 小时胎动次数在 30 - 40 次左右为正常,少于 20 次意味着胎儿可能处于危险状态,少于 10 次则提示胎儿宫内缺氧情况严重。

二、警惕!这些是胎动异常的信号
1、胎动突然减少:如果准妈妈发现原本活泼好动的胎儿,在一段时间内胎动次数明显减少,甚至几乎感觉不到胎动,这可能是胎儿发出的危险信号。导致胎动突然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胎儿缺氧。当胎盘功能减退、脐带绕颈过紧、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等情况发生时,胎儿会因缺氧而变得活动减少。此外,孕妇服用某些药物、发烧等情况,也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导致胎动减少 。

2、胎动突然增多:与胎动减少相反,胎动突然增多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当胎儿受到外界刺激,如强烈的噪音、光线照射、孕妇情绪过度激动等,可能会出现短时间内胎动频繁。但如果胎动持续异常增多,很可能是胎儿在子宫内出现了窘迫情况,如脐带扭转、胎盘早剥等,导致胎儿因不适而剧烈挣扎。

3、胎动节奏改变:正常情况下,胎儿的胎动有一定的规律和节奏。如果原本规律的胎动变得毫无规律,时快时慢,或者胎动的力度突然减弱或增强,都可能是胎儿出现问题的表现。例如,胎儿在宫内发生缺氧时,初期可能会表现为胎动频繁,随着缺氧情况加重,胎动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8、胎动消失:这是最为严重的情况。如果准妈妈长时间(超过 12 小时)感觉不到胎动,说明胎儿可能已经遭遇了极大的危险,如胎死宫内。这种情况虽然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必须立即就医。

三、胎动异常背后的 “元凶”
1、母体因素:孕妇的身体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胎儿。如果孕妇患有某些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会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导致胎儿缺氧,进而引起胎动异常。此外,孕妇过度劳累、情绪波动过大、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影响胎动。

2、胎儿因素:胎儿自身的发育异常也可能导致胎动异常。比如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会影响胎儿的活动能力和节律。另外,胎儿在子宫内发生脐带异常,如脐带绕颈、脐带打结、脐带脱垂等,会阻碍胎儿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交换,引发胎动变化。

3、胎盘因素: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胎盘功能不全,如胎盘老化、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会影响胎儿获取营养和氧气,导致胎儿发育受限,出现胎动异常。

四、胎动异常怎么办?科学应对有方法
1、立即就医检查:一旦发现胎动异常,准妈妈应保持冷静,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医生通常会通过听诊胎心、进行超声检查、胎心监护等手段,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胎心监护能连续观察和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以及胎心与胎动、宫缩之间的关系,对判断胎儿是否缺氧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则可以直观地看到胎儿的发育情况、胎盘和脐带的状态等。

2、左侧卧位休息:在前往医院的途中或等待检查的过程中,准妈妈可以采取左侧卧位休息。左侧卧位能增加子宫和胎盘的血液灌注量,改善胎儿的缺氧状况。同时,保持放松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因为孕妇的情绪也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3、配合医生治疗: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是轻微的缺氧情况,可能会通过吸氧、补液等方式进行治疗,以改善胎儿的宫内环境。如果胎儿情况危急,如出现严重的脐带绕颈、胎盘早剥等情况,可能需要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将胎儿娩出,确保胎儿的生命安全 。

4、加强日常监测:经过治疗,胎儿情况稳定后,准妈妈仍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强日常的胎动监测。养成每天定时数胎动的好习惯,详细记录胎动的次数、时间和强弱等情况。一旦再次发现胎动异常,要及时就医。

胎动是胎儿健康的 “晴雨表”,准妈妈们要学会读懂胎儿通过胎动传递的信号。了解胎动异常的表现、原因和应对方法,在面对胎动异常时才能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为胎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希望每一位准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可爱的宝宝到来!

(毕春燕 新乡市中心医院 产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