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危重症的评估与处理

2025-06-03 17:5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呼吸,是生命的基本活动,而呼吸肌无力可能悄然将患者推向呼吸危重症的深渊。了解呼吸肌无力如何引发呼吸危重症,以及相应的评估与处理方法,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一、呼吸肌无力与呼吸危重症的关联

1.呼吸肌无力的成因

呼吸肌无力并非单一原因导致,多种疾病均可引发。神经系统疾病是常见原因之一,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它会损害周围神经,影响神经对呼吸肌肉的正常支配,使得呼吸肌无法正常收缩。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脊髓,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同样会导致呼吸肌无力。此外,一些肌肉疾病也难辞其咎,例如重症肌无力,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产生的抗体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阻碍神经信号传递,使呼吸肌力量逐渐减弱。还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肌肉纤维逐渐变性、坏死,导致呼吸肌功能受损。

2.呼吸危重症的发生机制

呼吸肌如同呼吸运动的“发动机”,一旦无力,后果严重。当呼吸肌无力时,吸气和呼气的力量不足,导致肺通气量减少。氧气难以充分进入肺部,二氧化碳也无法有效排出体外,从而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长期的气体交换障碍,会使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功能受损。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维持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负担,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缺氧会导致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若不及时干预,呼吸功能会进一步恶化,最终发展为呼吸危重症,威胁患者生命。

二、呼吸危重症的评估

1.临床症状评估

医生首先会关注患者的呼吸相关症状。呼吸频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呼吸急促,即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可能是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代偿的表现;相反,呼吸浅慢也可能预示着呼吸肌力量严重不足,无法维持正常呼吸深度和频率。患者常感呼吸困难,轻者在活动后出现,重者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有明显的憋气感。部分患者还会诉说胸部发紧、有压迫感。此外,患者可能伴有咳嗽无力,难以有效咳出痰液,这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风险。如果出现意识改变,如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往往提示病情已较为严重,大脑因缺氧受到影响。

2.体格检查评估

体格检查能为医生提供更多线索。观察患者呼吸运动,可发现胸式呼吸或腹式呼吸减弱,甚至出现矛盾呼吸,即吸气时腹部向内凹陷,这表明呼吸肌功能严重受损。听诊肺部时,可能听到呼吸音减弱,若合并肺部感染,还可能听到啰音。同时,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肌力,特别是与呼吸相关的肌肉,如肋间肌、膈肌等,评估其力量。例如,让患者进行一些简单动作,如深吸气后屏气、用力呼气等,感受呼吸肌的力量。此外,还会检查神经系统体征,查看是否存在神经损伤的迹象,以帮助判断呼吸肌无力的病因。

3.辅助检查评估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能准确评估呼吸功能。其中,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呼吸肌无力患者的肺活量会明显降低。1秒用力呼气量(FEV₁)及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也可能改变,反映气道阻塞或呼吸肌无力的情况。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测定可直接评估呼吸肌的力量,若数值低于正常范围,提示呼吸肌无力。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危重症的关键检查。它能检测血液中的氧气分压(PaO₂)、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酸碱度(pH)等指标。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危重症时,常出现低氧血症,即PaO₂低于正常范围,同时可能伴有高碳酸血症,PaCO₂升高。pH值也可能发生变化,若二氧化碳潴留严重,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pH值降低。

-其他检查:为明确呼吸肌无力的病因,还可能进行一系列其他检查。如怀疑神经系统疾病,可能进行肌电图检查,查看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电活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神经肌肉病变。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还可能检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等自身抗体。此外,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等,有助于了解肺部是否存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

三、呼吸危重症的处理

1.呼吸支持

-无创通气:对于病情相对较轻、意识清楚且能配合的患者,无创通气是首选。通过面罩或鼻罩连接呼吸机,向气道内输送正压气体,帮助患者呼吸。无创通气可减轻呼吸肌负担,改善气体交换,提高血氧饱和度。在使用无创通气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确保通气效果。同时,要注意面罩的佩戴舒适度,避免长时间佩戴导致皮肤压伤。

-有创通气:当无创通气效果不佳,或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浅慢且不规则等严重情况时,需及时进行有创通气。即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气管导管插入气道,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有创通气能更有效地保证气道通畅,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通气量。但有创通气也存在一些风险,如气管插管可能导致气道损伤、感染等,因此在操作和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规范,加强气道管理,预防并发症。

2.病因治疗

针对呼吸肌无力的病因进行治疗是关键。对于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可能采用血浆置换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方法,清除体内的致病因子,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重症肌无力患者则需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增加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浓度,改善肌肉力量;对于病情严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还可能考虑胸腺切除手术。对于因感染导致呼吸肌无力加重的患者,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只有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呼吸肌无力的状况,减少呼吸危重症的发生风险。

3.其他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呼吸肌无力患者常因呼吸做功增加、进食困难等原因,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呼吸肌的功能和身体的免疫力。可通过鼻饲或胃肠造瘘等方式,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对于无法经胃肠道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还可能需要进行静脉营养支持。

-康复治疗:在病情稳定后,康复治疗对于恢复呼吸肌力量至关重要。呼吸肌锻炼是常用的康复方法,如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可增强呼气肌力量;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可锻炼膈肌功能。此外,还可进行肢体运动康复,改善全身肌肉力量,提高身体整体功能状态。

呼吸肌无力导致的呼吸危重症病情复杂且凶险,通过及时、准确的评估和科学合理的处理,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度过难关,回归正常生活。

(杨淑评 宁陵县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