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父母必读: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新生儿黄疸?

2025-08-28 13:1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困扰着许多新手父母。从医学角度来讲,主要是由于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引起皮肤和黏膜出现明显的黄染。我们都知道,胆红素是红细胞正常分解和破坏的产物,但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所以就容易出现黄疸的情况。

大多数新生儿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 - 3天悄然出现。这个时候,新手父母可能会突然发现宝宝的皮肤开始微微泛黄,心里难免会有些紧张。到了4 - 6天,黄疸会达到高峰,宝宝的皮肤看起来会比之前更黄一些。不过,不用过于担心,通常在7 - 10天,黄疸就会自然消退,宝宝又会恢复那粉嫩的肌肤。然而,部分新生儿可能会遭遇病理性黄疸,这就需要家长格外留意了。病理性黄疸可能意味着宝宝的身体存在其他潜在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处理新生儿黄疸的实用建议:

1. 早开奶,勤喂养: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宝宝获取营养,更重要的是,频繁的喂养可以促进新生儿肠道蠕动。想象一下,宝宝的肠道就像一条管道,不断地蠕动才能让里面的东西顺利通过。通过喂养,能帮助胆红素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这些营养就像一个个小卫士,有助于新生儿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减少黄疸的发生几率。

2. 充足的光照:适当的日光照射对于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缓解有着奇妙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分解。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让新生儿在阳光下进行适当的日光浴。不过,这其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一定要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的眼睛和皮肤,因为宝宝的眼睛和皮肤都非常娇嫩,阳光直射可能会对其造成伤害。可以选择在早晨阳光不太强烈的时候,让宝宝在窗边或者阳台上晒晒太阳,每次15 - 20分钟左右就可以。

3. 保持良好的环境温度: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就像一个还不太会调节自身温度的小机器。因此,应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如果环境温度过低,新生儿的代谢会减慢,就像机器运转的速度变慢了一样,胆红素的排泄也会相应减少。一般来说,新生儿居住的房间温度保持在22 - 26摄氏度较为适宜。

4. 观察黄疸变化:父母在照顾新生儿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黄疸变化。如果黄疸出现过早,比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了,这可不是一个好迹象;或者黄疸进展迅速,宝宝的皮肤在短时间内变得越来越黄;又或者黄疸程度较重,皮肤看起来黄得很明显;还有持续时间过长,超过2周黄疸都没有消退的迹象,这些情况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5. 医学干预:对于病理性黄疸,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其中,光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所谓光疗,就是使用特殊的蓝光照射新生儿的皮肤。蓝光就像一个神奇的“清洁工”,能够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在光疗过程中,宝宝需要躺在一个特殊的光疗箱里,身上只穿着尿布,眼睛也会被专门的眼罩保护起来。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光疗效果不佳或者胆红素水平极高,可能就需要进行换血治疗了。换血治疗虽然听起来有些可怕,但它是一种能够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挽救宝宝健康的有效方法。

6. 母乳性黄疸的处理:部分新生儿黄疸与母乳喂养有关,这种情况被称为母乳性黄疸。如果宝宝被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医生可能会建议暂时停止母乳喂养24 - 48小时。在这期间,父母难免会有些心疼宝宝不能吃母乳,但这是为了更好地观察黄疸的变化。如果黄疸有所改善,那就可以恢复母乳喂养,不过要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确保宝宝的健康。

7. 避免使用某些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就像一颗小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水里,会打乱原本的平衡。比如某些抗生素和维生素K。所以,在使用任何药物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是否适合新生儿使用,千万不能自行给宝宝用药。

总之,预防和处理新生儿黄疸需要父母的细心观察和及时的医疗干预。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新手父母对新生儿黄疸有任何疑问或担忧,一定要及时咨询儿科医生,这样才能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 

(刘奕君 郸城县人民医院 NICU)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