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妇科疾病的图谱中,子宫肌瘤堪称 “常客”。据统计,30 岁以上女性中,约 20% 存在子宫肌瘤,且这一数字随着年龄增长逐步攀升。作为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虽不致命,却常引发月经量过多、腹痛、尿频,甚至导致不孕、流产等严重后果。传统治疗手段面临创伤大、恢复慢、子宫切除风险高等局限,而微创介入技术的出现,为患者开辟了一条全新的 “保宫” 之路。
一、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与困境
过去,面对子宫肌瘤,手术切除子宫曾是最常见的根治手段。这种 “一刀切” 的方法虽能彻底解决问题,却让患者失去了孕育生命的能力,还会因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引发潮热、盗汗、骨质疏松等一系列并发症。即便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术,腹部仍需留下 10 厘米左右的切口,术后恢复周期长达 3-6 个月,且存在肌瘤复发的风险。此外,药物治疗仅能缓解症状,无法消除肌瘤,长期用药还可能带来肝功能损伤等副作用。这些传统手段的局限性,让无数渴望保留子宫的女性陷入两难境地。
二、微创介入:精准 “狙击” 肌瘤的黑科技
微创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全称为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是一种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直径仅 1-2 毫米的穿刺针,将导管精准插入子宫动脉,注入栓塞材料阻断肌瘤血供的技术。这一过程如同切断肌瘤的 “粮草补给线”,使肌瘤因缺血缺氧逐渐萎缩、坏死,最终被身体吸收。与传统手术不同,介入治疗全程无需开刀,仅在大腿根部留下一个针眼大小的创口,真正实现了 “微小创伤、精准治疗”。
三、“保宫” 优势显著,重燃女性健康希望
1、创伤小,恢复快:微创介入术后无长时间卧床,患者术后 6 小时即可下床活动,2-3 天便能出院。相较于传统手术,大大缩短了康复周期,降低了感染风险,患者能更快回归正常生活。需
2、完整保留子宫:介入治疗不破坏子宫结构,完整保留生育功能和内分泌功能,避免了子宫切除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创伤,为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保留了希望。
3、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临床数据显示,介入治疗后,超过 90% 的患者月经量过多、腹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肌瘤体积平均缩小 50%-70%。由于阻断了肌瘤的血供源头,复发率较传统剔除术大幅降低。
4、适用人群广泛:无论是多发性肌瘤、巨大肌瘤,还是因年龄、身体状况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介入治疗都能提供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介入治疗全过程解析
治疗前,医生会通过超声、核磁共振等检查,精确评估肌瘤的大小、位置和血供情况。手术时,患者在局部麻醉下保持清醒,医生在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引导下,将微导管沿着股动脉送入子宫动脉,注入栓塞微粒。整个过程约 1 小时,患者仅会感到轻微酸胀。术后,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给予止痛、抗感染等对症治疗。随着肌瘤逐渐萎缩,患者症状也将逐步缓解,一般 3-6 个月后复查,即可看到显著疗效。
五、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
介入治疗虽安全性高,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存在急性盆腔炎、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对栓塞材料过敏的人群需谨慎选择。治疗前,患者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治疗后应注意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创口清洁干燥。少数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低热、下腹部胀痛等 “栓塞后综合征”,这属于正常反应,通常 3-5 天即可自行缓解。若出现持续高热、阴道大量出血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从 “开腹切瘤” 到 “针眼除疾”,微创介入技术不仅是医疗技术的革新,更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它让女性在对抗疾病的同时,得以守护子宫的完整,捍卫生命的尊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介入有望为更多妇科疾病患者带来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书写女性健康领域的新篇章。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被子宫肌瘤困扰,不妨了解这项 “保宫” 新选择,让希望照进现实。
(秦春堂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介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