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饮食革命:三高+糖尿病老人的餐桌生存法则

2025-09-02 09:4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糖尿病已成为困扰众多老年人健康的常见问题。面对这些慢性疾病,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日常饮食的调整更是关键所在。一场旨在促进健康、预防并发症的饮食革命正悄然兴起,为老人们开启了一条通往更美好生活的道路。以下是专为患有三高与糖尿病的老人设计的餐桌生存法则,帮助他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有效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低盐少油,清淡为主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减少食盐摄入是首要任务。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尽量避免加工食品和外卖中的隐形盐分。烹饪时可多用香草、柠檬汁等天然调味品代替部分盐分,既能增添风味又不失健康。同时,采用蒸、煮、炖、拌等低温烹调方式,减少油炸食物的使用,降低油脂摄入量,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亚麻籽油,并适量使用,避免动物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粗细搭配,全谷物优先

膳食纤维是调节血糖、改善肠道功能的重要元素。老年人的饮食中应增加全谷物、杂豆类以及薯类的比例,比如糙米、燕麦、红豆、红薯等,它们富含纤维且升糖指数较低,有利于血糖稳定。精细主食如白米饭、白面制品则需适量减少,可通过混合食用来平衡口感与营养。此外,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应占据餐盘的一大半,多样化的颜色意味着更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增强免疫力大有裨益。

优质蛋白,适量补充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护肌肉所必需的营养素,但来源的选择至关重要。鱼类、禽肉(去皮)、豆制品都是优质的低脂蛋白来源,而红肉和加工肉类则应限制。鸡蛋虽好,但也不宜过量,每天一个即可满足大部分需求。通过合理搭配,既能保证足够的蛋白质供应,又能避免过多饱和脂肪的摄入,利于心血管健康。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

规律的饮食习惯对于管理三高和糖尿病至关重要。建议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不吃导致饥饿后过度进食。每顿饭吃到七八分饱为宜,细嚼慢咽不仅能让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还能提前感受到饱腹感,防止过量。餐间若感饥饿,可选择低热量的食物如水果、坚果作为加餐,注意总量控制。

多喝水,慎选饮品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血液,减轻心脏负担,同时也是排毒养颜的好方法。老年人每天至少需要饮用1500毫升的水,最好是温开水或淡茶水。含糖饮料、果汁及酒精类饮品应严格限制,以免引起血糖波动或其他不良反应。如果想喝点有味道的饮品,可以尝试自制无糖果蔬汁或是淡茶,既解渴又健康。

个性化调整,定期监测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在实施上述饮食原则的基础上,还需根据个人情况做出适当调整。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饮食结构。

总之,这场饮食革命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疾病,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的体现。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安排,老年人完全有可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有效控制三高和糖尿病,拥有更加健康、活力充沛的晚年生活。

(张晓凡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科医学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