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麻醉前为啥要“空腹”?不遵守可能有生命危险

2025-08-11 18:5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明天手术前千万别吃东西,连水都少喝!”手术前,医护人员总会反复叮嘱患者空腹。但不少人心里犯嘀咕:空腹饿得难受,少喝口粥、吃片面包应该没事吧?其实,麻醉前空腹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守护生命的关键防线,不遵守真的可能引发致命风险。

要搞懂空腹的必要性,得先从麻醉后的身体变化说起。正常情况下,我们吞咽时喉咙会像“闸门”一样,通过吞咽反射和食道下括约肌的收缩,防止胃里的食物反流回口腔或气管。但麻醉药物会暂时“麻痹”身体的保护机制——不仅会让吞咽反射消失,还会使食道下括约肌松弛,相当于把这道“闸门”彻底打开。此时胃里若有食物,就可能不受控制地向上反流。

更危险的是,反流的食物很可能被吸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气管是呼吸的“通道”,一旦被食物残渣或胃液堵塞,会直接导致呼吸困难;胃酸还会灼伤气管黏膜,引发剧烈炎症,严重时会出现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达30%以上。此外,若食物颗粒进入肺部细小的支气管,还可能引发肺不张,导致肺部无法正常通气,进一步加重呼吸危机。

可能有人觉得“我手术前只吃了点流食,量少应该没关系”,但风险从不按“食量”衡量。临床数据显示,即使是少量清水,在麻醉状态下也可能引发反流;若摄入牛奶、粥、鸡蛋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胃排空时间会更长(牛奶排空需2-3小时,固体食物需4-6小时),麻醉时反流概率会大幅增加。曾有患者术前偷偷喝了半杯豆浆,麻醉诱导阶段就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虽经紧急抢救脱离危险,但仍因吸入性肺炎延长了住院时间。

那麻醉前具体要怎么“空腹”?不同食物的禁食禁水时间有明确标准,并非“一刀切”:

•清水、不含果肉的透明果汁:术前2小时可少量饮用(一般不超过200毫升),但术前2小时后需完全禁食禁水;

•牛奶、配方奶、豆浆等乳制品:术前至少禁食4小时;

•粥、面条、馒头等半流质或固体食物:术前至少禁食6小时;

•含脂肪较多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坚果):胃排空最慢,术前需禁食8小时以上。

特殊人群的空腹要求更需严格遵守。比如糖尿病患者,若术前空腹时间过长可能引发低血糖,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禁食时间,必要时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儿童胃容量小、代谢快,医生会根据年龄(如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制定更精细的禁食方案,避免因过度饥饿引发哭闹或低血糖。

还要特别提醒:千万别抱着“侥幸心理”隐瞒饮食情况。有些患者担心说吃了东西会推迟手术,就刻意隐瞒术前进食的事实,这无疑是“拿生命赌运气”。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禁食情况调整麻醉方案,若隐瞒饮食,医生无法预判反流风险,可能错过预防时机,最终酿成严重后果。

手术前的空腹,看似是“忍一时饥饿”,实则是为手术安全筑牢防线。遵守禁食禁水要求,不仅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一步。记住:每一条术前叮嘱的背后,都是无数临床经验总结的生命保障,千万别因“小疏忽”埋下“大隐患”。

(闫立会 邢台市中心医院 麻醉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