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部位的急性或慢性出血病症,其发病机制涉及消化道黏膜损伤、血管破裂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种病理过程。这种出血可能由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等多种原因引起,出血量从轻微渗血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不等。作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约为8%-13.7%,尤其在老年患者和合并基础疾病者中风险更高,因此全面了解其症状表现、致病因素和科学预防措施对早期干预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包括呕血、黑便或柏油样便,这些是提示消化道出血的特异性表现。呕血时血液颜色取决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食管或胃底静脉破裂常表现为鲜红色呕血,而胃内出血经胃酸作用后则呈现咖啡色呕吐物;黑便(柏油样便)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转化为硫化亚铁所致,通常提示每日出血量超过50ml。除上述特征性表现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慌、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当出血量短期内超过400ml时可出现头晕、眼花、口渴等血容量不足表现,超过1000ml则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意识模糊甚至昏迷,需立即急救处理。
原因:
1. 消化性溃疡:作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约占30%-50%),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两种类型。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诱发慢性炎症和促进胃酸分泌加重溃疡形成,此外吸烟、长期饮酒、精神压力过大及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均是重要诱发因素。
2.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10%-30%,主要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和胃底静脉回流受阻、异常扩张,这些曲张静脉壁薄且缺乏弹性,在进食粗糙食物、剧烈咳嗽或腹压突然增加时极易破裂,常表现为突发性大量呕血,短期内即可出现失血性休克,是肝硬化患者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3. 急性胃黏膜病变:也称为应激性溃疡综合征,常见于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Curling溃疡)、颅脑损伤(Cushing溃疡)、大手术后或脓毒症等重症患者。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会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等激素,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缺血缺氧,同时胃酸分泌增加,最终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形成和出血,其出血量通常不大但可累及胃黏膜广泛区域。
4. 胃癌:胃部恶性肿瘤侵蚀周围血管可导致慢性或急性出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5%-10%。早期胃癌常表现为少量持续性出血,临床可仅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进展期胃癌因肿瘤组织坏死、溃疡形成,可发生较大量出血,表现为黑便或呕血,同时伴有消瘦、腹痛、食欲减退等恶病质表现。
5. 药物副作用:多种药物可通过不同机制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如抗凝血药物(华法林、肝素)和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通过抑制凝血功能增加出血风险,糖皮质激素可刺激胃酸分泌并抑制胃黏膜修复,某些抗肿瘤药物则可能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这些药物相关出血在老年患者和联合用药时风险显著增高。
预防措施:
1. 避免危险因素:严格戒烟限酒,减少烟草中尼古丁对胃黏膜的刺激和酒精对消化道的直接损伤;使用NSAIDs类药物时应选择最低有效剂量,避免长期连续用药,必要时联合胃黏膜保护剂;合理使用类固醇药物,严格遵循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尤其避免与NSAIDs联合使用。
2.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应采用标准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进行根除治疗,疗程10-14天,根除成功率可达90%左右。研究表明,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溃疡复发率从每年50%-70%降至1%-5%,显著降低出血风险。
3. 控制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严格戒酒等),定期监测门静脉压力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对中重度静脉曲张患者,可采用内镜下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预防出血,同时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防止腹压骤增。
4. 药物预防治疗:对于有溃疡病史或出血高风险人群,可长期小剂量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或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内pH值维持在4以上)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恢复,同时保护胃黏膜免受损伤。
5. 定期检查监测:建议40岁以上有慢性胃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NSAIDs药物或有胃癌家族史者,每1-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肝硬化患者应每6-12个月进行胃镜筛查,以便早期发现食管静脉曲张并及时干预;出现不明原因贫血、黑便或体重下降时需立即就医检查,实现疾病早诊早治。
总之,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的消化系统急症,从轻微黏膜渗血到致命性大出血,其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显著。掌握"呕血、黑便、头晕心慌"等早期识别要点,了解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等主要致病因素,采取"根除幽门螺杆菌、规范用药、定期内镜监测"等综合预防措施,对降低发病风险和改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特别强调,一旦出现呕血、黑便或不明原因的乏力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饮水并拨打急救电话,在专业医疗机构接受快速评估和内镜止血治疗,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通过医患共同努力,采取科学预防策略和及时干预措施,才能有效应对这一潜在致命性疾病的挑战。
(李岩 新乡新华医院 肛肠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