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征兆的腰腹剧痛突然袭来,像有把 “刀子” 在里面拧转,让人直不起腰、冒冷汗,甚至满地打滚 —— 这种经历对不少人来说堪称 “噩梦”。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会以为是 “胃病” 或 “腰扭伤”,硬扛着希望能自行缓解,却不知这可能是输尿管结石在 “作祟”。这种剧痛不仅难忍,还可能预示着尿路梗阻等问题,拖延不得,及时识别和处理才是关键。
一、输尿管结石的 “痛”,藏着特殊信号
输尿管结石引发的疼痛,与普通的腰痛、腹痛有着明显区别,掌握这些特点,能帮助快速识别问题。
这种疼痛来得急、程度烈,往往在毫无准备时突然发作,像腰部被狠狠撞击后传来的绞痛,还会沿着下腹部、腹股沟甚至会阴部放射,让人坐立难安。疼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脸色苍白等症状,部分人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尿液带血。
与腰肌劳损的酸痛、胃炎的隐痛不同,输尿管结石的疼痛是持续性的,且会阵发性加剧,仿佛有东西在输尿管里移动、摩擦,刺激管壁引发痉挛。这种 “折腾” 往往不会自行缓解,硬扛不仅遭罪,还可能延误病情。
二、结石为何会 “卡” 在输尿管?
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细长管道,直径只有 3-6 毫米,像一根纤细的 “水管”,负责将肾脏产生的尿液输送到膀胱。结石原本可能在肾脏内形成,随着尿液流动进入输尿管,就容易 “卡” 在狭窄处。
肾脏是结石形成的 “源头”。当尿液中的某些成分(如钙、草酸、尿酸)浓度过高,超过溶解度时,就会结晶析出,逐渐形成结石。这些结石小如沙粒,大如核桃,小的结石可能随尿液排出体外,而稍大的结石进入输尿管后,会因为输尿管的生理性狭窄(如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输尿管进入膀胱处)而被卡住,无法继续移动。
结石卡在输尿管里,会堵塞尿路,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肾脏内的压力升高,引发剧烈疼痛。同时,结石刺激输尿管管壁,会引起管壁痉挛,进一步加重疼痛,还可能导致黏膜损伤出血,出现血尿。
三、这些因素,让输尿管结石更容易找上门
输尿管结石的形成和滞留,与生活习惯、身体状态密切相关,以下几类情况会增加患病风险。
(一)喝水太少,尿液 “太浓”
不爱喝水或喝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其中的结晶成分更容易沉淀聚集,形成结石。尤其是出汗多、水分补充不及时时,尿液浓度升高,结石形成的概率会显著增加。
(二)饮食不当,“原料” 过多
饮食中摄入过多高草酸(如菠菜、苋菜、巧克力)、高钙(如牛奶、钙片过量)、高嘌呤(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的食物,会让尿液中相关成分增多,为结石形成提供 “原料”。比如,高嘌呤饮食会导致尿酸升高,形成尿酸结石。
(三)久坐不动,代谢变慢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会导致尿液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结晶更容易沉积;同时,运动不足会影响钙的代谢,增加结石形成的可能。
(四)存在尿路异常
输尿管先天狭窄、扭曲,或患有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会影响尿液排出,导致尿液淤积,为结石形成和滞留创造条件。
四、结石不处理,可能惹出大麻烦
输尿管结石看似只是 “疼痛” 问题,但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损害泌尿系统健康。
(一)肾脏积水,功能受损
结石堵塞输尿管,尿液无法顺利排出,会导致肾脏内压力升高,出现肾积水。轻度肾积水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积水会压迫肾实质,影响肾脏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失去肾脏功能。
(二)尿路感染,反复发炎
结石堵塞尿路,尿液淤积,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尿路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感染若反复发生,可能进一步损伤尿路黏膜,还可能导致结石增大,形成恶性循环。
(三)结石嵌顿,管壁受损
结石长期卡在输尿管内,会持续刺激管壁,导致管壁充血、水肿、增厚,甚至与管壁粘连,形成嵌顿。此时不仅疼痛加剧,还会增加治疗难度,可能需要手术才能取出结石。
五、突然剧痛,该如何正确应对?
遇到疑似输尿管结石引发的腰腹剧痛,不能硬扛,也不能盲目处理,科学应对才能减轻痛苦、避免风险。
(一)立即就医,明确诊断
出现剧烈腰腹痛,尤其是伴有血尿、恶心呕吐时,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尿常规、泌尿系超声、CT 等检查,明确是否为输尿管结石,以及结石的大小、位置、是否引起梗阻和积水。这些检查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依据,切勿因 “怕麻烦” 而拖延。
(二)缓解疼痛,配合治疗
就医后,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解痉止痛药物,缓解输尿管痉挛,减轻疼痛。此时应放松情绪,配合医生治疗,不要因为疼痛而抗拒检查或用药。疼痛缓解后,再根据结石的具体情况制定排石方案。
(三)根据结石情况,选择排石方式
1. 对于直径小于 6 毫米的结石,且位置不特殊、无明显梗阻时,可尝试保守治疗。通过大量饮水(每天 2000-3000 毫升),增加尿量,促进结石排出;同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痉药物,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帮助结石移动。适当运动(如跳绳、爬楼梯)也能辅助结石排出,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2. 对于直径大于 6 毫米的结石,或保守治疗无效、存在明显梗阻和肾积水时,需要采取进一步治疗。常见的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通过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小块,便于排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通过内镜进入输尿管,将结石击碎并取出)等。具体治疗方式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四)治疗后,做好预防很重要
结石治疗后并非一劳永逸,复发率较高,做好预防才能避免再次受 “罪”。
1. 多喝水是基础,保持每天尿量在 2000 毫升以上,让尿液保持稀释状态,减少结晶沉积。
2. 调整饮食结构,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尿酸结石患者控制高嘌呤食物。
3. 定期复查,尤其是曾经患过结石的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泌尿系超声检查,早期发现小结石,及时处理。
突然发作的腰腹剧痛,很可能是输尿管结石发出的 “紧急信号”,硬扛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导致肾脏损伤等严重后果。掌握结石疼痛的特点,及时就医诊断,配合医生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同时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应对输尿管结石的 “突袭”。记住,身体发出的剧烈疼痛从不是小事,及时回应才能守护泌尿系统健康。
(谭兰婷 周口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