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全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该病起病急骤,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从肛周脓肿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旨在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
一、发病原因
肛周脓肿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肛腺感染:肛腺是位于内括约肌之间的腺体,分泌黏液润滑肛管,便于粪便排出。当细菌从肛窦逆行,通过肛导管进入肛腺时,容易引起肛腺感染,导致局部化脓,形成肛周脓肿。这是肛周脓肿最常见的原因。
2. 肛裂: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长时间便秘、排便时用力过度、先天性肛门畸形等原因容易引起肛裂。长时间不愈合的肛裂可能会发生感染,感染向皮下蔓延,则可能会形成肛周脓肿。
3. 痔疮: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一般认为痔疮的形成与肛垫下移或静脉曲张有关。患者的肛周部位血液循环较差,抵抗外界致病菌的能力较低,容易受到致病菌感染,进而引发肛周脓肿。
4.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久坐、久站、过度劳累、免疫力低下、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饮酒等也是肛周脓肿的常见诱因。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肛周组织损伤,增加感染风险。
5. 其他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血液病、肠结核等慢性疾病,也可能引起肛周脓肿。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肛周组织受损,增加感染风险。
二、症状表现
肛周脓肿的症状表现多样,但典型症状为肛门周围红、肿、热、痛,以及感染区域内的皮肤潮红、肛门周围肿块。具体表现如下:
1. 疼痛:肛周脓肿患者疼痛一般比较剧烈,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疼痛部位通常位于肛门周围,可伴有坠胀感。在排便、行走、坐立时,疼痛可能加重。
2. 红肿:肛门周围皮肤可出现红肿、发热现象,触摸时可有波动感。随着病情的发展,红肿范围可能逐渐扩大。
3. 发热:因为本病属于炎症感染,患者除了局部皮温增高以外,还可能出现体温升高,甚至高热,体温有时可达40摄氏度以上。
4. 其他症状:当脓肿位置较高时,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疼痛反而不太明显。如果脓肿在肛门的前侧,则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乏力、寒战、全身不适等症状。
三、诊断方法
肛周脓肿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具体诊断方法如下:
1. 临床表现:患者出现肛门周围红、肿、热、痛以及有肿块等症状,可初步诊断为肛周脓肿。
2. 体格检查:通过视诊、指诊、触诊等体格检查方法,可判断脓肿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如触诊可发现脓肿波动感,指诊可发现深部脓肿的包块等。
3. 影像学检查:如彩超、核磁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精准判断脓肿的高位、低位、中位,还是多发脓肿,以及脓腔的范围、走行和肛门的关系等。
四、治疗方法
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是肛周脓肿的主要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主要用于辅助治疗。
1. 手术治疗:肛周脓肿一旦形成,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脓肿切开引流术、一次切开术、切开挂线术等。手术目的是切开脓肿,引流脓液,消除感染源。手术后需按医嘱换药处理伤口,同时配合口服抗生素消炎治疗。
2. 药物治疗:在脓肿形成前或脓肿较小、尚未化脓时,可使用抗生素、缓泻剂等进行药物治疗。抗生素可根据炎症的临床表现选用有效的药物,如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缓泻剂可缓解患者排便时疼痛。但需注意,药物治疗不能替代手术治疗,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五、预防措施
预防肛周脓肿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保持肛门清洁:养成便后清洗肛门的习惯,保持肛门清洁干燥,减少感染风险。
2. 调整饮食:饮食有节,避免过多食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如辣椒、白酒等。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 适度运动:避免久坐、久站,适当变换体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 治疗基础疾病:及时治疗可引起脓肿的慢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血液病等。
5.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好心情,避免过度疲劳,劳逸结合。
6. 早期治疗肛门疾病:如痔、肛裂等肛门疾病应尽早治疗,避免诱发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但只要及时就医、正确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迅速康复。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大家能更加了解肛周脓肿,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袁秀莉 信阳市人民医院 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