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是常见的外伤性骨折之一,尤其在青少年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手腕的骨折通常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日常活动。因此,手腕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手腕骨折的基本知识、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护理原则等康复护理常识。
手腕骨折的基本知识
手腕的解剖结构
腕关节是有八块腕骨及尺骨、桡骨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八腕骨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与屈伸及桡偏差的主要手腕腕骨的运动。与桡尺远侧关节相互作用允许腕骨沿着前臂的纵向轴线旋转。这些骨骼通过韧带和肌肉相互连接,共同支持手腕的功能。手腕的正常功能依赖于这些结构的完好无损。
手腕骨折的类型
(1)Colles骨折:发生在桡骨远侧干骺端,向背侧移位,长度缩短。在伸展位跌倒损伤中最为常见。桡骨头短缩,桡骨尺骨腕关节面正常连线破坏。
(2)Smith骨折:也称“反colles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手向掌侧移位。常因跌倒时腕关节掌屈,手背着地。常最终需要手术复位。侧位:有时被称作“花园铲样”畸形,侧位片上很容易与更多见的colles骨折相鉴别。
(3)舟骨骨折:骨折近侧部易发生缺血性坏死,因为舟骨的血供来自桡动脉的远端分支。
(4)舟月骨分离:又称腕舟骨旋转性半脱位、舟月不稳定,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腕关节不稳定形式。舟骨旋转、分离。舟月骨间隙增宽,大于4mm为异常。
(5)月骨脱位:月骨本身脱离与桡骨和其他腕骨的正常毗邻关系而移位。腕关节最常见的脱位,常见于伸展位跌倒损伤。月骨向掌侧移位、成角。
(6)第五掌骨骨折:第五掌骨颈部骨折,也称作拳击手骨折。
(7)指端粉碎性骨折:挤压伤常导致远节指骨粉碎性骨折。评估有无开放骨折、甲下血肿及伴随的加床损伤很重要。
手腕骨折的临床表现
疼痛:受伤部位剧烈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时。
肿胀:受伤后手腕部位会出现明显的肿胀。
畸形:严重的骨折可能导致手腕形态改变。
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活动手腕或手指。
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手腕骨折术后康复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手腕的功能,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康复过程通常包括物理治疗、功能训练和心理支持。
康复锻炼对于手腕骨折的恢复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康复锻炼方法:
早期康复在刚受伤的前两周,应以被动活动为主,以避免加重损伤。可以进行腕关节的背伸和屈曲运动,但要注意不要过度用力。
中期康复在两周后,可以开始进行主动活动,如握拳、伸掌、屈腕等动作。同时可配合使用理疗设备,如低频电疗、超声波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后期康复当骨折基本愈合后,可以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例如,进行前臂旋转运动、腕关节屈曲和伸展运动等。同时可进行肌力训练,如握力练习、哑铃等,以增强肌肉力量。
手腕骨折术后护理原则
饮食护理
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钙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蔬菜和水果等。这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
心理护理
骨折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家属应及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关爱和支持。医护人员也应向患者解释骨折的康复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减轻其焦虑和紧张情绪。
疼痛管理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或其他镇痛方法来缓解疼痛。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听音乐、阅读等来减轻疼痛感。
预防并发症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例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定期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等。
功能锻炼指导
早期1-4周可进行握拳及肘关节伸屈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消肿,从而加速骨折愈合。每日4–5组,每组10次。6-8周夹板拆除后进行腕关节旋转锻炼。每日3组,每组20次。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幅度及力量不可过大过猛,以免造成骨折再移位。
定期随访
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有助于确保患者的恢复进程顺利进行。
手腕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涵盖了从术后观察到功能训练的各个方面。通过科学的康复方法和细致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和生活质量。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一定能够战胜骨折带来的困扰,重新拥有健康的手腕和灵活的手部功能。希望本文能为手腕骨折患者及其护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武琳琳 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南阳市骨科医院 疼痛康复中心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