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或与普通的胃部不适混为一谈。然而,当胃痛背后隐藏着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时,这条看似不起眼的“不适之路”可能会悄然转变为令人担忧的“癌变之路”。本文将深入探讨从胃痛到胃癌的演变过程,以及幽门螺旋杆菌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旨在提高公众对这一潜在健康威胁的认识。
幽门螺旋杆菌:胃部的隐形威胁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能在胃酸环境下生存的厌氧菌,也是唯一一种能在这种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它主要附着在胃黏膜和细胞的间隙,通过饮食进行传播,感染后会在胃肠道内释放氨气,中和胃酸,有利于分解硝酸盐的细菌生长。这些分解硝酸盐的细菌会转化成亚硝酸以及亚硝胺等致癌物质,从而可能诱发胃癌。
在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非常高,据统计约有50%~60%的人群感染,也就是说最少有将近8亿中国人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的粪便和唾液中都可能含有这种细菌,因此,通过粪便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与感染者同桌吃饭、接吻等日常接触,都有可能成为感染途径。
从胃痛到胃癌的演变过程
慢性胃炎阶段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进入胃粘膜之后,首先会引发慢性胃炎。这一阶段,胃粘膜被炎症刺激,感染者可能会感到胃痛、胃灼热、恶心等症状,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感染者没有发现明显的症状。慢性胃炎多是因为长期吸烟、饮用浓茶、咖啡或饮食过于辛辣等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能会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阶段,胃部损伤就很难彻底治愈了。
萎缩性胃炎阶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变。在这个阶段,胃粘膜层变薄、萎缩,造成胃粘膜的严重萎缩和功能减退。胃粘膜表面那些原本用来帮助消化的沟壑,变得越来越浅、越来越平。此时,感染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饱胀感等症状。如果持续受到食物刺激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粘膜反复受损又修复,胃里可能会长出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即出现肠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阶段
肠上皮化生往往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在这个阶段,正常胃黏膜细胞逐渐被肠上皮化生细胞取代,形成不典型增生。这种转变不完全意味着患癌,但增加了患胃癌的风险。不典型增生通俗来说,就是胃的其它地方原本长得好好的,突然长出一块跟其它地方都不一样、不合规矩的组织。当这些不典型增生细胞发展成肠化生细胞时,就更有可能发展成癌前病变。
胃癌阶段
经过前三个阶段的累积,胃癌终于“露面”。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晚期胃癌。早期胃癌局限于黏膜和浆膜层,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胃部不适。晚期胃癌则可能侵犯深层组织和扩散到其他器官,此时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使用公筷、避免将咀嚼过的食物喂给儿童、集中处理粪便等排泄物以避免污染水源地、饮用和清洗食物的水要确保卫生等措施都可以有效预防感染。此外,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更换牙刷、注意口腔卫生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对于已经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性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四联疗法,即使用2种抗生素、一种抑制胃酸的药和一种修补黏膜的铋剂。治疗的疗程一般为7~14天,根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的出现,治疗过程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因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和乱用。
结语
从胃痛到胃癌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则是这一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通过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认识、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以及规范治疗方法的推广,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守护好自己的胃部健康!
(范修珂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胃肠、甲乳外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