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胃痛不再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老胃病的新希望

2024-05-31 20:4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胃痛,这一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往往与多种胃部疾病相关,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这些疾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往往会迁延不愈,形成所谓的“老胃病”。老胃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老胃病的方法逐渐受到重视,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老胃病的认知与成因

老胃病,通常指的是长期反复发作的胃部疾病,其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习惯: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喜食辛辣、生冷、油腻等食物,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2. 生活习惯: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因素,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

3. 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4. 遗传因素:部分胃部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其中起一定作用。

二、西医治疗方案

西医治疗老胃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内镜治疗等方法。

1. 药物治疗:

1. 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等,用于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痛。

2.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铋剂等,用于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黏膜修复。

3. 抗生素: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采用三联或四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

2.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胃溃疡、胃穿孔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 内镜治疗:如内镜下止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用于处理胃部的特定病变。

三、中医治疗策略

中医治疗老胃病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旨在恢复脾胃功能,调和气血,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1. 中药治疗:

1. 脾胃虚寒型:采用温中散寒、健脾和胃的方药,如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2. 脾胃湿热型:采用清热利湿、和胃止痛的方药,如清中汤、连朴饮等。

3. 胃阴不足型:采用养阴益胃、生津止渴的方药,如益胃汤、沙参麦冬汤等。

2.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足三里、中脘、内关等,调节脾胃功能,缓解疼痛。

3.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等手法,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四、内服中药详解

中药治疗老胃病讲究个体化,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症状等,选用不同的方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及其功效:

1. 理中汤:由人参、干姜、甘草、白术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益气健脾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痛。

2. 清中汤:由黄连、栀子、陈皮、半夏等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和胃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湿热型胃痛。

3. 益胃汤:由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等组成,具有养阴益胃、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胃阴不足型胃痛。

五、外敷及其他疗法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采用外敷、拔罐、刮痧等疗法辅助治疗老胃病。

1. 外敷疗法:将具有温中散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研末后,用醋或酒调成糊状,外敷于胃部,有助于缓解疼痛。

2. 拔罐疗法:在背部胃俞、脾俞等穴位拔罐,有助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3. 刮痧疗法:在背部督脉、膀胱经等区域刮痧,有助于驱邪外出,缓解疼痛。

六、中西医结合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胃病,能够充分发挥西医快速缓解症状、明确诊断的优势,以及中医整体调理、标本兼治的特点。通过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胃黏膜修复,恢复脾胃功能,减少复发。

七、饮食与生活调整

在治疗老胃病的过程中,饮食与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2. 清淡易消化: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3.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4. 适量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八、注意事项与医嘱

在治疗老胃病时,患者应遵循医嘱,注意以下事项:

1. 按时服药: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2. 定期复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避免诱因:注意避免诱发胃痛的因素,如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

及时就医:若胃痛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徐东亚 周口港区医院 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