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作为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环节,涉及多方面的精细步骤,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安全有效地药物。对于老百姓而言,了解中药调剂的过程,有助于更好地配合治疗,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效果。以下内容全面介绍中药调剂的全过程,从药材的配制到煎制,揭开中药调剂的神秘面纱。
1. 中药药材的配制
1.1审方和计价
拿到医生开具的中药处方后,需要将处方交到中药房,专业的药师会进行审方工作。审方的内容包括核对处方上患者的信息、药品信息和用药的合理性。 审方无误后,药师会进行计价,并且准备药材的配制。
1.2熟悉药品
配制药材前,药师需要熟悉各种中药药材的名称、性味、功效和用法用量,确保能够准确理解处方的要求,并且正确配制药物。药师使用精准的称,按照处方的配方比例,准确称量所需药材的中药,避免任何误差。
1.3特殊药材的处理
对于某些特殊的药材,比如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的药材,药师会在配制时进行特殊的处理,确保药材能够充分地发挥药效,避免不良反应。
2. 中药的复核和打包
2.1复核
药材配置完成后,药师会进行复核工作,包括核对药味和剂量是否和处方的一致,检查是否有错味、漏味、重复调剂、掺杂异物等问题。另外,医师还会检查特殊医嘱调剂是否正确。
2.2打包
复核完成后,药师会将配制好的药材进行打包。打包时,药师会确保药材的包装整洁、牢固,并且附上用药指导和煎药方法,方便患者更好地携带和保存药物,并且按照指导进行煎制和服用。
3. 中药的煎制的过程
3.1煎药前的准备
煎药前,患者需要将药材进行浸泡,浸泡的目的能够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于水中,通常情况下,药材需要浸泡半小时左右。浸泡的水量应该适中,没过药材就可以。
3.2煎药的步骤
煎药通常分为三步骤,首先需要将浸泡好的药材和适量的水放入煎药锅中,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煎煮的时间根据药材的种类和处方要求,一般情况下30~45分钟,煎煮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药材,确保药材受热均匀。第一煎完成后,需要将药汤倒出,并且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第二次煎,煎药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需要不断搅拌药材。合并药汤就是将两次煎煮的药汤合并在一起,搅拌均匀,合并后的药汤就是患者需要服用的中药汤剂。
3.3特殊药材的煎制
对于需要先煎、后下等特殊处理的药材,患者需要在煎制过程中按照药师的指导进行操作。比如,需要先煎的药材,应该在其他药材煎煮前单独煎煮一段时间;后下的药材应该在其他药材煎煮快结束时加入。
4. 中药的服用和注意事项
4.1服用时间
中药汤剂的服用时间通常需要根据处方的要求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中药汤剂需要在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处方,比如需要空腹服用的药物,患者应该严格按照药师的嘱咐进行服用,确保药物的疗效。
4.2服用方法
服用中药汤剂期间,患者需要将药汤加热适宜的温度后饮用,避免过热或者过冷,避免对食道造成刺激。对于需要冲服或者另煎的药材,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服用。
4.3饮食的禁忌
服用中药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禁忌,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同时,患者应该避免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的习惯,尽量少喝浓茶,以免影响机体对于药物的吸收作用。
4.4观察不良反应
服用中药汤剂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或者病情的变化,应该及时停药并且就医。同时,患者还应该遵照医生的嘱咐,定期进行检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总而言之,中药的调剂和煎制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环节和专业知识。通过全面了解中药调剂到煎制的过程,能够让患者有更深入的了解,根据药师的指导进行服用,确保服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王跃华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药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