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记忆力减退的中医调理策略

2024-11-18 02:1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记忆力减退是许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不少人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大不如前。中医对于记忆力减退的调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头部按摩、气功养生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记忆力减退的症状。我将详细介绍这些中医调理策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中医对记忆力减退的认识
中医将记忆力减退称为“健忘”,认为健忘与心、脾、肾、肝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健忘的辨证主要分为心脾不足证、肾精亏耗证、痰浊扰心证和血瘀痹阻证。

1) 心脾不足证:表现为心脾两虚所致健忘,常伴心悸神倦、纳呆气短、脘腹胀满等症状。治疗原则为补益心脾、镇静安神。

2) 肾精亏耗证:表现为肾精不足所致健忘,常伴有形体疲惫、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治疗原则为填精补髓。

3) 痰浊扰心证:表现为痰浊扰乱了心智,影响记忆力,表现为健忘、嗜卧、头晕、胸闷、呕恶、咳吐痰涎等。治疗原则为化痰宁心。

4) 血瘀痹阻证:表现为淤血积于体内,麻痹心智所致,表现为遇事善忘、心悸胸闷、言语迟缓等。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

二、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是中医调理记忆力减退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辨证结果,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可以达到补益心脾、补肾益髓、化痰宁心、活血化瘀等效果。

1) 天王补心丹: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健忘。主要成分有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等,可以养心安神、滋阴清热。

2) 归脾丸:同样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健忘。主要成分有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龙眼肉等,可以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3) 河车大造丸:适用于肾精亏耗所致的健忘。主要成分有紫河车、龟板、熟地黄、杜仲、牛膝等,可以填精补髓、补肾益气。

4) 远志:中医治疗健忘的常用药物,具有益智安神、祛痰开窍的功效。适用于痰浊扰心所致的健忘。

5) 当归:养血活血要药,对于老年人突发性健忘效果较好。

6) 柴胡:主治有自闭症的健忘人群,可以疏肝解郁、调和气血。

7) 冰片:具有芳香、化浊、开窍的作用,适用于痰浊扰心所致的健忘。

除了中成药和草药,还可以通过食疗来调理记忆力减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疗方:

8) 归参炖母鸡汤:当归15克、党参15克、葱、姜、料酒放入洗净的鸡腹内,加水煮沸后小火煨炖至肉熟烂,加入适量食盐即成。可以健运脾胃、益气养血。

9) 桂圆银耳鹑蛋羹:龙眼肉15克、银耳50克、鹌鹑蛋6只、冰糖50克,加水煮沸放入龙眼肉、银耳,煮熟时放入冰糖、熟鹌鹑蛋煮片刻食用即成(糖尿病者不宜食用)。可以补益心脾、安神养血。

10) 天麻山楂荷叶排骨汤:山楂15克、天麻15克、荷叶15克、排骨500克,一起放入砂锅炖煮。可以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11) 黑豆红花饮:黑豆30克、红花6克一起煮,煮沸转文火至黑豆熟烂,除去黑豆、红花,留汁,可加入适量红糖饮用。可以活血通络、改善记忆力。

12) 鸡丝冬瓜汤:鸡脯肉200克、冬瓜200克、党参8克,一起放入砂锅炖煮。可以化痰理气、清心开智。

三、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调理记忆力减退的另一种重要手段。通过选择特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脑部功能紊乱,从而改善记忆力。

1)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是调节大脑功能的重要穴位。针灸百会穴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提高注意力,改善记忆力。

2) 四神聪穴:位于头顶部,前后左右各一寸处,共四穴。针灸四神聪穴可以镇静安神、醒脑开窍,适用于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3) 神门穴:位于手腕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针灸神门穴可以养心安神、调和气血,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

4)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针灸足三里穴可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健忘。

5)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针灸肾俞穴可以补肾益髓、强腰壮骨,适用于肾精亏耗所致的健忘。

针灸治疗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引起不适。

四、头部按摩
头部按摩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中医调理方法,通过指腹对太阳穴、百会穴等头面部经络进行旋转按揉,可以增强血液循环,舒缓压力,提高注意力,并可能间接提升记忆能力。

1)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用指腹按揉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改善记忆力。

2) 百会穴:如前所述,是调节大脑功能的重要穴位。用指腹按揉百会穴,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提高记忆力。

3) 风池穴:位于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用指腹按揉风池穴,可以缓解颈部疲劳、头痛等症状,对改善记忆力也有一定帮助。

4) 印堂穴:位于额部,两眉头之间。用指腹按揉印堂穴,可以镇静安神、醒脑开窍,适用于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头部按摩可以每天进行数次,每次按摩几分钟,长期坚持下来,可以有效改善记忆力。

五、气功养生
气功养生是一种通过呼吸调控及身体姿势调整相结合的方法,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如静坐冥想、调息吐纳等,长期坚持练习可以增强体质、平衡心理状态,并对部分神经系统疾病有积极影响。

1) 静坐冥想: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坐姿端正,闭目凝神,专注于呼吸,使心念逐渐平静。通过静坐冥想,可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提高记忆力。

2) 调息吐纳:通过调整呼吸节奏和深度,使呼吸变得缓慢而均匀。调息吐纳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提高身体机能,对改善记忆力有一定帮助。

气功养生需要长期坚持,每天练习一段时间,逐渐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六、生活方式调整
除了中药调理、针灸疗法、头部按摩和气功养生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记忆力。

1) 保持充足的睡眠: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有利于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从而改善记忆力。

2) 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对大脑的健康和记忆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坚果、蔬菜和水果等,可以提供大脑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改善记忆力。同时,避免过度摄入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3) 适度运动:适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氧气供应,提高记忆力。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或游泳,可以刺激大脑神经细胞的增生和连接,改善记忆和学习能力。

4)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心情愉快,注重情志调节,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改善记忆力。

5) 增加社交活动:多参加社交活动,与人交流,可以刺激大脑的活动,提高记忆力。

6) 避免过度用脑: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脑,以免大脑过度疲劳。

七、总结
记忆力减退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不必过于担心。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头部按摩、气功养生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记忆力减退的症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是改善记忆力的重要一环。

(张焕香 洛阳仁大医院有限公司 神经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