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青少年如何防范骨肉瘤的“突袭”?

2024-05-09 05:0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骨肉瘤,也被称为成骨肉瘤或骨源性肉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骼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原发性骨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该瘤恶性程度甚高,预后极差,可于数月内出现肺部转移,未经全身治疗单纯截肢后3~5年存活率仅为5~20%。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尤其是10~25岁之间的年龄段,男性患者相对较多。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约占所有骨肉瘤的四分之三,其它如肱骨、股骨上端、腓骨、脊椎、髂骨等亦可发生。

一、骨肉瘤的基本知识与临床表现

骨肉瘤是指瘤细胞能直接产生肿瘤骨及骨样组织的一种恶性结缔组织肿瘤。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通常认为与病毒感染、化学物质、电离辐射、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骨肉瘤的典型表现为骨骼或关节疼痛、肿胀。早期疼痛可能为间歇性,随着病情加重,疼痛逐渐加剧,且进展为持续性疼痛,通常为夜间加重,休息、制动、一般的止痛药无法缓解。在疼痛部位可触及肿物,并可伴有局部发热、红肿、静脉怒张、周围关节活动受限等。

二、青少年预防骨肉瘤的措施

青少年是骨肉瘤的高发人群,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

1. 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

长时间接受紫外线照射或者进行放疗治疗可能会增加骨肉瘤的发病机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远离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环境,如X射线、CT检查等。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要确保受到的辐射剂量处于安全范围内。如果因某些原因需要接触放射性物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做好防护措施。

2.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潜在疾病,包括骨肉瘤。建议青少年定期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常规、X线检查等。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来说,更要重视体检,必要时可进行针对性筛查或采取预防措施。

3. 关注骨骼健康

青少年正处于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要特别关注骨骼健康。平时要注意观察身体的变化,特别是骨骼、关节等部位。如果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此外,还要避免外伤和剧烈运动对骨骼造成的损伤。

4. 遗传咨询与风险评估

骨肉瘤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骨肉瘤患者或者有其他遗传性疾病史,建议进行遗传咨询以了解患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遗传咨询可以帮助评估遗传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患病风险。因此,青少年要学会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有益的活动等方式来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身体健康也非常重要。

三、骨肉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至关重要。如果出现骨骼或关节疼痛、肿胀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诊断主要通过体格检查、X线、CT、MRI、骨扫描、PET-CT、病理活检等检查手段进行。其中,病理学检查是骨肉瘤诊断的金标准。

一旦确诊为骨肉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手术治疗是骨肉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分为保肢手术和截肢手术。化疗和放疗则用于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且恶性程度较高,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四、总结

骨肉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骼的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且恶性程度较高。为了有效预防骨肉瘤的发生,青少年应从多个方面入手: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注意饮食调整、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适当运动锻炼、定期体检、关注骨骼健康、遗传咨询与风险评估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降低骨肉瘤的发病风险并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同时,对于已经出现骨肉瘤症状的患者来说,早期诊断和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希望本文能为青少年及其家长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共同守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杜鑫辉 河南省肿瘤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