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肿瘤标志物筛查,哪些检验项目可以早期发现癌症?

2024-05-15 17:4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肿瘤标志物筛查是早期发现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蛋白质或其他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医生可以初步判断个体是否存在患癌风险或已经患有癌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肿瘤标志物筛查项目,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早期发现癌症:

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筛查项目

甲胎蛋白(AFP)

作用: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的筛查和诊断,也可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筛查。

异常解读:AFP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受到损伤或癌变。

癌胚抗原(CEA)

作用:主要用于结肠癌、直肠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

异常解读:CEA水平升高可能表示存在这些癌症的风险或病情正在进展。

CA125

作用:水平升高可能与卵巢癌有关,但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肝脏结核等。

异常解读:CA125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提示卵巢癌的风险增加。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作用: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后随访。

异常解读:PSA水平升高可能表示存在前列腺癌的风险,但还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确认。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作用:有助于鳞状细胞癌(如肺癌、食管癌等)的早期发现。

异常解读:SCC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这些癌症的风险。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作用:与小细胞肺癌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筛查和诊断相关。

异常解读:NSE水平升高可能表示存在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风险。

糖类抗原(如CA-199、CA-153等)

作用:多种糖类抗原与不同类型的癌症相关,如CA-199与胰腺癌、胆道癌相关,CA-153与乳腺癌相关。

异常解读:糖类抗原水平升高可能提示相应癌症的风险。

二、肿瘤标志物筛查的应用

筛查高风险人群

对于有癌症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饮酒等)或职业暴露史等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癌症。

辅助诊断

当患者出现疑似癌症症状时,肿瘤标志物筛查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之一,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监测病情变化

对于已经确诊的癌症患者,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了解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注意事项

特异性与敏感性

肿瘤标志物并非绝对特异,某些标志物可能在多种癌症中升高,也可能在其他疾病或生理状态下出现波动。因此,在解读肿瘤标志物筛查结果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定期复查

即使一次筛查结果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癌症的可能性。因为肿瘤标志物水平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炎症、感染等。因此,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动态观察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肿瘤标志物筛查不能替代其他检查手段,如影像学检查(X光片、CT、MRI等)、病理学检查等。这些检查手段在癌症的诊断和分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

肿瘤标志物筛查是早期发现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蛋白质或其他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初步判断个体是否存在患癌风险。然而,肿瘤标志物并非绝对特异和敏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建议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并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早期发现癌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吕地成 兰考县中心医院 门诊医学检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