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软骨炎,又称Tieze病、肋软骨疼痛性非化脓性肿胀、胸软骨痛或软骨增生病,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它主要发生在肋软骨与胸骨交界处的软骨组织,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本文将详细介绍肋软骨炎的定义、病因、分类、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疾病。
一、定义与病因
肋软骨炎是指胸骨与肋骨交界部位的软骨发生的炎症反应,是一种非特异性、非化脓性的炎症病变。这种炎症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病毒感染、胸肋关节韧带慢性劳损、免疫或内分泌异常导致肋软骨营养障碍,以及其他原因如结核病、全身营养不良、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肋关节半脱位、胸部撞击伤、剧烈咳嗽等损伤。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是肋软骨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占门诊量的95%以上。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上述因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有关。而感染性肋软骨炎,又称化脓性肋软骨炎,则是一种较少见的外科感染,通常由结核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或化脓性细菌和真菌等致病菌引起。
二、分类与病理
肋软骨炎主要分为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和感染性肋软骨炎两大类。
1.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表现为局限性疼痛伴肿胀。它好发于第2至第5肋软骨交界处,一般为多发性,见于一侧胸骨旁,或为两侧对称性,单发者以第2肋软骨常见。患者会感到胸痛,数日后受累肋软骨部位出现肿胀隆起、钝痛或锐痛的肿块,局部压痛明显,疼痛可能向后背肩胛部、侧肩、上臂、腋窝处放射。深呼吸、咳嗽、活动、挺胸与疲劳后疼痛加剧。
2. 感染性肋软骨炎: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肿热痛,以胸痛为主,程度轻重不等。患者因胸痛不敢深呼吸、咳嗽,易引起肺部感染,软组织坏死可形成脓肿,脓肿溃破可形成窦道。病人往往有明显的全身性感染症状,如发热、食欲不佳等。
三、症状与并发症
肋软骨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局部肿胀、压痛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肿胀的情况,用手按压时可能会伴有疼痛。患者在进行深呼吸、挺胸、咳嗽或上肢活动时,疼痛会加重。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不佳等全身症状。
肋软骨炎的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软组织坏死形成脓肿、窦道形成等。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能导致局部恶性肿瘤的发生。
四、诊断方法
肋软骨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 临床表现:患者出现胸痛、局部肿胀、压痛等症状,且这些症状在深呼吸、咳嗽、活动、挺胸与疲劳后加剧。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胸部进行触诊,检查肋软骨部位是否有肿胀、压痛等体征。
3. 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CT检查等,可以显示肋软骨肿胀、双侧对比观察肿胀变化等,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
五、治疗措施
肋软骨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1. 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消炎止痛治疗。对于感染性肋软骨炎,还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理疗等,可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和肿胀吸收。患者可以通过局部推拿、红外线照射等方式进行治疗。
3. 手术治疗:对于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疼痛持续加重或不能排除局部恶性肿瘤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肋软骨切除术。手术可以切除病变的肋软骨组织,达到治愈的目的。
六、预防与护理
预防肋软骨炎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
1. 增强免疫力:适当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 注意保暖:日常注意保暖,防止受寒。身体出汗时不宜立即脱衣,以免着凉。衣着松软、干燥,避免潮湿。
3. 避免劳损:注意劳逸结合,切勿过于劳累。在劳动操作时,提高防护意识,搬运重物姿势要正确,不要用力过猛,避免胸肋软骨、韧带的损伤。
4.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食增强免疫作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忌食辣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及含大量动物脂肪的食品,戒烟限酒。
对于已确诊的肋软骨炎患者,除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七、结语
总之,肋软骨炎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降低肋软骨炎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已确诊的肋软骨炎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促进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