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病因到疗法,全面解析中医如何对抗颈椎病

2023-11-09 20:4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神经受压引起的手麻、肌肉萎缩等症状。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从病因到疗法都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以下是对中医如何对抗颈椎病的全面解析。

一、颈椎病的中医病因

中医认为,颈椎病的根源可能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

肝肾亏虚:肝藏血,肾主骨,肝肾的充盈与亏虚直接影响到骨骼的生长、发育和功能。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易引起颈椎的病变。

气血不足:气血不足会导致颈椎局部的营养和代谢失衡,引发颈椎病。

外感风寒湿邪:中医认为外界的寒、湿、风等邪气侵入人体,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颈椎局部的气血瘀滞,引发颈椎病。

痰湿凝阻:痰湿是体内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痰湿凝阻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影响颈椎的正常生理功能。

颈部劳损:长期低头工作、颈部过度劳累以及颈部受到外伤等都可能损伤颈椎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颈椎病的发病。

二、中医颈椎病的疗法

基于上述病因,中医治疗颈椎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中药治疗

原理:通过调节全身气血、阴阳平衡,改善颈部血液循环等方面来缓解颈椎病症状。

常用药物:桂枝、川芎、红花、丹参、熟地黄、枸杞子、鹿茸、人参、黄芪、当归、半夏、陈皮、茯苓、羌活、独活等。

用药原则: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来辨证使用药物。例如,风寒湿阻型可以选择羌活渗湿汤加减,气滞血瘀型可以选择活血舒筋汤加减,痰湿阻络型可以选择天麻钩藤饮加减,肝肾不足型可以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气血亏虚型可以选择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针灸疗法

原理: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理身体的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常用穴位:颈夹脊、后溪、外关、合谷、肩髃、肩髎、风池、天柱、大椎、内关、手三里等。

注意事项:针灸治疗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推拿按摩

原理:通过手法的刺激和按摩来缓解颈椎病引起的肌肉紧张和疼痛,有助于放松颈部肌肉,改善气血循环,促进颈椎的康复。

常用手法:擦、揉、拍、按等,针对颈部进行推拿按摩。

注意事项:按摩时应避免过度用力,以防加重病情。推拿治疗也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牵引疗法

原理:通过外力的作用使颈椎间隙增大,减轻颈椎压力,缓解疼痛和神经受压症状。

常用方法:头颈牵引、颈椎牵引等。

注意事项:牵引疗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正确的牵引导致伤害。

运动康复

原理: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促进颈椎的康复。

常用运动:颈部伸展、转头、压缩等。

注意事项:运动康复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中医颈椎病的预防与调护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中医还强调颈椎病的预防与调护。预防方面,应避免长期低头工作、颈部过度劳累以及颈部外伤等;调护方面,可以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虾皮等以强健骨骼。同时,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外感风寒湿邪也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颈椎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通过综合运用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牵引疗法以及运动康复等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同时中医也强调颈椎病的预防与调护以减少颈椎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李原浩 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