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走进药店或医院药房,我们会看到琳琅满目的药品,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喷雾剂等等。这些不同的剂型可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区别,它们在药物的吸收、作用速度、使用便利性以及适用人群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今天,就让我们从医院药学的角度来深入了解一下药品剂型的奥秘。
二、常见药品剂型特点与用法
(一)片剂
片剂是最常见的药品剂型之一。它的优点是剂量准确、质量稳定、便于储存和运输。例如常见的阿司匹林片,每片的剂量都是经过精确控制的。服用时,一般用适量温水送服即可。但有些特殊片剂,如肠溶片,是为了让药物在肠道特定部位溶解吸收,减少对胃的刺激。所以肠溶片不能嚼碎或掰开服用,否则会破坏其肠溶衣,影响药效甚至引发胃部不适。
(二)胶囊剂
胶囊剂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保护药物不受胃酸破坏,同时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像一些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或者需要在肠道内溶解吸收的药物常制成胶囊剂,如布洛芬胶囊。服用胶囊时,应用水整粒吞服,不能打开胶囊将药粉倒出服用,因为这样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还可能刺激口腔和食道黏膜。
(三)注射剂
注射剂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等类型。其特点是药物吸收迅速、起效快,适用于病情危急、需要快速发挥药效的情况,或者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例如抢救休克患者时常用的肾上腺素注射液,一般通过静脉注射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发挥作用。但注射剂的使用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操作,因为注射过程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风险,如感染、局部疼痛、过敏反应等。
(四)喷雾剂
喷雾剂可使药物直接到达作用部位,局部浓度高,起效快,且使用方便。比如治疗哮喘的沙丁胺醇喷雾剂,患者在哮喘发作时,可直接将药物喷入口腔或鼻腔,药物能迅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症状。使用喷雾剂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如喷头的方向、喷药的次数等,以确保药物能有效到达作用部位。
(五)栓剂
栓剂有直肠栓和阴道栓等。直肠栓常用于一些不能口服或口服效果不佳的药物,如小儿退热栓,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药物,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阴道栓则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克霉唑阴道栓用于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使用栓剂时,要注意保持手部清洁,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姿势将栓剂放入相应部位,并且要注意使用后的体位,以保证药物在局部充分吸收。
(六)乳膏剂
乳膏剂主要用于皮肤表面,具有局部作用持久、能滋润皮肤等特点。比如治疗皮肤湿疹的氢化可的松乳膏,将其涂抹在患处,药物可以缓慢释放,持续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使用乳膏剂时,要先将皮肤清洁干净,然后取适量乳膏均匀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药物吸收。
三、选择合适剂型的重要性
不同剂型的药物适用于不同的病情、患者群体和用药场景。选择合适的剂型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例如,对于儿童或吞咽困难的老人,液体剂型或分散片可能比普通片剂更合适;对于需要长期用药且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口服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可以减少服药次数,方便患者用药。
四、用药注意事项
(一)遵循医嘱和说明书
无论使用哪种剂型的药物,都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用药剂量、方法。药品说明书则详细介绍了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是用药的重要参考。
(二)注意储存条件
不同剂型的药物对储存条件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药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例如,某些生物制品如胰岛素注射液需要冷藏保存,而一些片剂、胶囊剂则不能放在潮湿的环境中,否则可能会导致药物变质、失效。
(三)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患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在使用药物剂型时需要特别注意。儿童的用药剂量通常需要根据年龄、体重等进行精确计算,而且有些剂型可能不适合儿童使用,如成人用的大剂量片剂。孕妇用药则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安全的剂型和药物。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可能降低,在剂型选择上也要谨慎,如避免使用一些刺激性较大的剂型。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型和剂量,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
五、结语
药品剂型的多样性为我们的疾病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但同时也需要我们了解不同剂型的特点和用法,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在用药过程中,要多与医生和药师沟通交流,遵循专业的指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保障我们的健康。
(许凯歌 上蔡县人民医院 药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