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例行的身体检查,还是因疾病就诊,超声检查都已成为普通、常规、不可或缺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在妇科的诊断和检验过程中,超声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不论是否进行过妇科超声检查,你对它是否有很多疑问?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妇科超声检查相关内容。
一、妇科超声检查可以对哪些疾病进行筛查?
妇科超声可以检查子宫相关疾病、盆腔肿瘤等。
1. 子宫相关疾病
占位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增厚、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都可以通过妇科B超进行检查。对于子宫内膜增厚,可能还需要进行宫腔镜及刮宫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内膜增生、内膜癌、内膜息肉等病变。
2. 盆腔肿瘤
由于卵巢的位置较深,位于盆腔里,怀疑卵巢疾病时,如卵巢囊肿、卵巢癌等,可以通过妇科B超来进行检查。
二、妇科超声检查最常用的方式
1. 经腹部超声检查
将探头放置于下腹部检查,利用充盈的膀胱,推开周围的肠管和气体,良好的显示盆腔内的器官和病变。该方式适用于所有女性,检查范围广,对于体积较大、位置较高的病变有优势。
但是腹壁脂肪较厚、肠腔气体较多的患者图像清晰度差,对子宫内膜疾病的成像效果不如经阴道超声检查。
检查前需憋尿至有明显尿意。当然尿并不是越多越好,膀胱充盈过度,会挤压后方的器官,造成变形、移位、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并且由于憋尿过多使腹壁过于紧张,不利于检查。
2. 经阴道超声检查
经阴道B超是棒状的探头经阴道接近子宫和卵巢,受肠道气体影响相对较小,且膀胱会影响探头接近子宫和卵巢,故需排空膀胱。因是通过阴道,在检查的时候,医生会在表面套上一次性的乳胶套,防止病原体的传播。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憋尿,并且图像清晰;缺点是检查范围局限,对于体积较大、位置较高的病变易漏诊。
三、妇科超声检查为何有时需要限定时期?
女性的子宫内膜及卵泡随着月经周期呈周期性变化,根据观察的目的不同,医生要选择不同的观察时机。
对于一些针对性的检查,常常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段进行超声检查,从而更有利于明确诊断。因为正常一个月经周期内,卵巢会出现周期性改变,卵巢周期使女性生殖器也发生一系列周期性改变,尤以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最为显著。
如疑似子宫内膜息肉,卵巢生理性囊肿的体检者,在月经周期的早期检查较为合适。对于子宫畸形、宫腔粘连的超声检查,最好选择在月经周期的后期。出现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情况,则随时进行超声检查,及时明确病因。
四、B超结果为什么会不一样?
不少女性在妇科体检时都会碰到这种情况,超声检查发现有子宫肌瘤,大小却每年不一样,一时“变大”一时“变小”,子宫一会儿前位,一会儿又后位,又比如内膜数据有时候差了一半,这到底是不是B超不准确或是医生做错了呢?
其实,成人子宫位于盆腔中央,最多的位置为轻度前倾前屈子宫的位置,另外中、后位也都属于正常。子宫位置主要靠子宫韧带、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来决定。一般来说,如果子宫韧带、骨盆底肌和筋膜薄弱或受损伤,但是子宫周围的组织没有发生过感染或粘连,子宫的位置就会不固定。关于数据的问题,除允许范围内的误差外,还有子宫及卵巢自身周期性的改变等因素。
(詹新芳 西平博雅医院 超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