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如何正确测量儿童的体温

2023-04-17 13: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每个家长都深知,孩子发热时,及时准确地测量体温对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然而,面对各种测量方法和工具,许多家长可能会感到困惑:到底哪种方法最准确?如何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童体温测量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帮助家长们在需要时能够冷静应对,科学地监测孩子的健康状况。

一、腋下温度测量法

1.准备工作

使用传统的水银温度计或电子体温计时,先对体温计进行彻底消毒。确保腋窝干燥无汗。如果刚进行过剧烈运动或者环境温度较高导致孩子出汗较多,应先休息一会儿再测量。

2.测量步骤

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

让孩子背对着自己坐下或将孩子放在床上,解开上衣露出腋窝。

将体温计的水银端置于孩子腋窝深处,并让孩子弯曲手臂夹紧体温计以防掉落或移位。

保持这种状态约5分钟(如果是电子体温计则根据说明书上的时间为准)。

3.正常值范围

腋下温度一般在35.9℃至37.2℃之间被认为是正常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范围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4.优缺点分析

优点: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性高,不易引起孩子的不适感。

缺点:准确性相对较低,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如出汗、衣物厚度等。

二、口腔温度测量法

1.适用年龄

适用于4岁以上能够配合的孩子。对于更小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可能无法很好地配合张嘴呼吸并且咬住温度计,因此不建议采用此方法。

2.测量前准备

同样需要先清洁消毒体温计。测量前15分钟内避免让孩子饮用任何热饮或冷饮,以免影响结果。

3.具体操作

让孩子微微张开嘴巴,将体温计放在舌头下方并固定住。

指导孩子轻轻闭嘴但不要用力咬合,通过鼻子平静呼吸。

根据说明书指示等待足够长的时间后取出读数。

4.正常值范围

正常情况下,口腔温度大约在36.3℃至37.2℃之间。

5.优缺点分析

优点:相对舒适且较为准确。

缺点:年龄较小或意识不清的孩子难以配合;存在咬断温度计的风险。

三、直肠温度测量法

1.适用情况

对于一个月以下的新生儿或者体重较轻的婴儿来说,直肠温度是最接近人体核心温度的位置之一,因此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比较可靠的选择之一。但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考虑到隐私性和安全性问题,一般不作为首选方法。

2.测量要点

使用专门设计的肛表来进行测量。

测量前需用酒精棉球消毒肛表末端,并涂抹少量凡士林或其他润滑剂以便插入。

让宝宝仰卧并提起双腿充分暴露臀部区域。

轻柔地将已润滑好的肛表缓慢插入肛门约2-3厘米深。

静置3分钟左右即可读取数值。

3.正常值范围

直肠温度一般认为36.5℃至37.5℃之间属于正常范围。

4.优缺点分析

优点:准确性较高,尤其适合婴幼儿。

缺点:操作复杂,容易引起孩子不适甚至恐惧;若操作不当可能造成损伤。

四、耳温测量法

1.使用工具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家庭开始使用红外耳式体温计来快速获取体温数据。这类设备不仅便携而且易于使用,非常适合忙碌的家长们。

2.测量步骤

打开电源开关预热仪器。

轻轻拉回外耳廓以形成直线通道便于探测头进入。

将探头对准耳道方向轻轻插入直至遇到阻力为止。

按下启动按钮等待几秒钟后屏幕上会显示当前体温。

3.正常值范围

耳温与腋下温度相近,但具体数值还需参考各自品牌提供的标准。

4.优缺点分析

优点:快速便捷,无需长时间等待;特别适合夜间紧急情况下使用。

缺点:成本较高;对于频繁使用者来说长期投入较大;部分型号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五、注意事项及建议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测量儿童体温,以下几点是所有家长都需要牢记于心的基本原则:

选择合适的时间:尽量避免在孩子刚刚运动完或是情绪激动时立即测量体温,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结果偏高。最佳时机是在安静状态下至少等待五分钟后再进行。

保持环境舒适:确保房间温度适宜,不要过冷或过热,以免影响孩子的真实体温表现。

定期校准设备:无论是传统水银温度计还是现代电子体温计,都应该按照制造商的建议定期进行检查和校准,以保证其精确度。

观察其他症状:除了关注数字本身外,还应该结合孩子的整体状况如精神状态、食欲变化等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健康问题。

咨询专业人士意见:如果你对孩子的病情有任何疑问或者不确定如何处理时,请务必及时联系医生寻求专业指导。

总之,正确掌握不同类型体温计的特点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对于每一位家长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技能。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照顾自己宝贝们的健康成长!

(董昀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 儿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