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明亮视界从“晶”开始:白内障晶体那些事儿

2024-12-13 14:4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白内障,这一看似简单的医学术语,实则对视力有巨大的潜在威胁。白内障是眼科领域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眼睛内原本透明、具有调节光线折射功能的晶状体逐渐变得浑浊,导致光线无法正常通过,进而引发视力模糊、色彩感知减弱、眩光感增加及对比敏感度下降等一系列视觉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白内障患者人数的持续增长,对白内障手术以及相关人工晶体的需求量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本文将详细介绍白内障晶体及其相关治疗与预防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眼科疾病。

一、白内障的病因与症状

白内障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衰老:即年龄相关的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类型。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老化,透明度下降,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2. 糖代谢障碍: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白内障的发病率更高。

3. 辐射:长期接触紫外线或其他放射性物质,如微波、X线等,也可能导致白内障。

4. 中毒: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类、抗肿瘤药物,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也可能引起白内障。

5. 先天因素或遗传:出生时或出生后一年内出现的白内障,可能与遗传有关。

6. 营养不良:长期饮食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A,也可能导致白内障。

白内障的症状主要包括视力模糊、色彩感知减弱、眩光和光敏感、双重或多重影像、近视度数增加、夜间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眼睛疲劳、对比度敏感度降低以及视力逐渐下降等。随着病情的进展,这些症状会逐渐加重,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

二、白内障的治疗方式

目前,白内障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等,通常只能缓解部分症状,无法根治白内障。而手术治疗则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1.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利用高频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为小片,然后通过吸管吸出,再植入人工晶状体。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2. 人工晶体植入术: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需要植入一个人工晶体来替代已经浑浊的晶状体。人工晶体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透明镜片,能够折射光线并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恢复患者的视力。

三、人工晶体的种类与选择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晶体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人工晶体种类包括单焦点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等。

1. 单焦点人工晶体:早期的白内障手术通常使用单焦点人工晶体。这种晶体只有一个焦点,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视力,但只能满足看远或看近的需求,术后仍需配戴眼镜。

2. 多焦点人工晶体:相比单焦点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可以同时满足看远、看中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多焦点人工晶体包括双焦点和三焦点人工晶体。这些晶体通过不同的光学设计,实现了远中近全程视力的覆盖,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白内障手术前后存在的角膜散光一直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能有效矫正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角膜散光,从而提高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及视觉质量,减少患者术后对于眼镜的依赖。

在选择人工晶体时,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视觉质量的要求以及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最贵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四、人工晶体的发展历程与技术创新

人工晶体的制作材料和光学设计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硬性塑料(PMMA)到硅胶,再到现在的丙烯酸酯材料,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性和光学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光学设计也从球面发展到非球面、环曲面、多焦点和可调节等多种类型。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多功能型人工晶体被研发出来。例如,景深延长人工晶体(EDoF)采用专利衍射光栅技术,使得患者在中距离及远距离范围内保持较高的视觉质量。这些新型人工晶体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也推动了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性手术向屈光性手术的转变。

五、白内障的预防与术后护理

白内障的预防对于降低发病率和减轻病情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1. 避免强烈日光照射:外出时建议戴太阳镜,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特别是在夏天或海边、高原等紫外线强烈的地方,更应注意保护眼睛。

2.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菠菜、空心菜、四季豆等绿叶蔬菜,以及苹果、橙、柑橘、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适当补充谷胱甘肽、维生素B族及其它微量元素,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品。

3. 积极防治慢性病: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应积极控制血糖,以减少白内障的发生风险。

4. 避免眼部外伤和有害物质接触:注意眼部安全,避免外伤;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苯、重金属等。

5.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白内障等眼科疾病,以便及时治疗。

白内障手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按时使用滴眼液以预防感染和减轻炎症反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和摩擦眼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搬运等行为;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诊以了解术后恢复情况并调整护理方案。

六、医保政策与白内障手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和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人工晶体的价格大幅下降,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例如,在2023年11月的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人工晶体类产品的平均降价幅度高达60%。这不仅提高了患者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意愿和能力,也推动了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此外,国家还开展了“光明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等公益活动,面向全国多个省份的农村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并为贫困、残疾人群提供补助资金。这些政策的实施进一步降低了白内障患者的就医门槛,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七、结语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对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通过手术治疗和人工晶体的植入,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视力并改善生活质量。在选择人工晶体时,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同时,预防白内障的发生也至关重要。通过避免强烈日光照射、合理饮食、积极防治慢性病等措施,可以降低白内障的发病率和减轻病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保政策的完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前景将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关注眼健康,为明亮视界而努力!

(周琼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眼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