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守护儿童健康:儿童合理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

2024-07-09 03:4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儿童,作为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之一,其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合理用药是保证儿童健康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儿童生理特点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儿童用药需要遵循更为严格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本文旨在科普儿童合理用药的原则与注意事项,帮助家长更好地守护孩子的健康。

一、儿童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正确诊断,选择合理药物

正确诊断是合理用药的前提。家长发现孩子生病后,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医生的诊断,明确疾病类型及严重程度,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盲目用药,尤其是抗生素和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掌握正确用药剂量

儿童用药剂量通常根据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而非简单地将成人剂量减半。家长在使用药物时,必须准确计算并测量药物剂量,避免因剂量不足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因过量而产生副作用。

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包括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原则上,能口服不选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不选择静脉给药,以降低输液带来的风险。同时,根据药物性质及病情,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确保药物在最佳时机发挥作用。

避免药物滥用、错用及重复使用

心理、物理治疗可医治时,不依赖药物;一种药物可治疗的疾病,不应用多种药物;低级抗菌药物可治疗的疾病,不用高级抗菌药物。避免重复给药,尤其是名称不同但化学成分相同的药物,防止药物过量。

二、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

了解药物适应证与禁忌证

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家长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证及不良反应等信息。确保药物适用于孩子的病情,同时避免使用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关注药物有效期与保存方法

药物需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药物可能失效或产生毒性。同时,注意药物的保存方法,如阴凉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等,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观察孩子用药后的反应

任何药物都可能存在副作用,儿童用药也不例外。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除非医生特别指示,否则不应擅自联合用药。如需联合用药,应咨询专业医生,了解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可能的副作用。

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与口味

儿童用药的剂型多样,包括口服液、颗粒剂、糖浆等。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吞咽能力及喜好,选择合适的剂型与口味,以提高用药依从性。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

按照医生的指示合理安排用药时间,不要随意更改。有些药物需要餐前或餐后服用,有些药物需要间隔一定时间服用,以确保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避免过度依赖药物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避免过度依赖药物。对于低热、轻度腹泻等症状,可以采取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等物理方法治疗;对于严重症状或持续不退的病情,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三、家长在儿童用药中的角色与责任

提高用药安全意识

家长应提高用药安全意识,了解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在给孩子用药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记录孩子用药情况

家长应记录孩子用药的时间、剂量及不良反应情况。这有助于医生评估药物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

家长应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映孩子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同时,也要关注医生的健康教育,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加强儿童用药安全教育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用药安全教育,让孩子了解药物的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项。避免孩子自行取药或误食药物。

四、结语

儿童合理用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医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应提高用药安全意识,遵循医嘱,合理使用药物;医生应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确保药物使用的正确性和安全性;社会应加强儿童用药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用药知识水平。通过多方面的合作与努力,共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守护儿童健康的道路上,合理用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季泽俊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临床药学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