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水平。这种压力的增加可能会对心脏、血管、肾脏以及其他器官造成损害,从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高血压的数值定义通常是指血压值持续高于140/90毫米汞柱(mmHg)。其中,收缩压(高压)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低压)超过90mmHg,或两者兼有,都被视为高血压的范围。
在大多数情况下,高血压的病发症状可能较为隐匿,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例如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
那么,这种危险的疾病究竟是哪些因素所导致的呢?
1、年龄:根据大量报道显示年龄是引起高血压比较常见的一个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就越容易发生硬化,动脉硬化很容易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2、肥胖:高血压这种疾病在肥胖的人当中比较常见,主要由于肥胖的人体内脂肪比较多,很容易引起血脂增高,增高的血脂沉积在血管中,引起动脉硬化的发生,血管的弹性也会减弱,从而引起血压的增高。
3、吸烟:吸烟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烟草中含有有毒的尼古丁。尼古丁对心脏会造成一定的刺激作用,肾上腺还会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4、遗传因素:高血压这种疾病一般都有家族病史,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的病历史,那么其后代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也会大大的增加。所以这类人群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保健,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
5、饮食:饮食也是引起高血压发生的比较常见的一个原因,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食用腌制食物或者食用过多的盐,盐中的钠离子会导致血压过高的发生。
6、精神因素:精神因素也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高血压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情绪当中,很容易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身体的肠道系统以及其他系统功能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对于以上原因导致的高血压,我们一定要采用科学的临床方法进行及时的治疗。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治疗,随时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等。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此外,了临床的相关治疗外,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则是早期的预防和自我护理。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体内各项系统生理功能,减少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一般来说高血压的预防与自我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饮食:减少盐分摄入,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保持均衡的饮食。
2. 控制体重:维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风险。对于超重或肥胖者,应通过健康饮食和定期运动来减轻体重。
3. 定期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可以帮助控制血压。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升高血压,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降低血压至关重要。
5. 管理压力:长期的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学习和实践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有助于缓解压力。
6. 定期监测血压:家庭血压监测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血压变化,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
7. 遵医嘱服药:如果医生开了降压药,务必按照医嘱正确服用,并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李平 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