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风暴,又称为甲状腺危象,是一种罕见但极其严重的内分泌急症,通常发生在未经治疗或控制不佳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身上。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极度升高,导致身体多个系统功能紊乱,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甲状腺风暴的成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至关重要,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脖子上的烦恼”。
一、甲状腺风暴的成因
甲状腺风暴,作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一种极端表现,其成因复杂且多样,甲亢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是甲状腺风暴的主要诱因。甲亢患者若未能遵医嘱进行治疗,或自行中断药物,将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持续升高,进而可能诱发甲状腺风暴。其次,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胃肠炎等也是甲状腺风暴的常见诱因。这些感染可能触发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急剧上升,从而引发甲状腺风暴。此外,手术或创伤,特别是涉及甲状腺或颈部的手术和创伤,可能导致甲状腺组织受损,大量甲状腺激素迅速释放入血,进而诱发甲状腺风暴。精神压力,如极度紧张、劳累、药物反应等应激因素,也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加剧甲亢病情,从而诱发甲状腺风暴。一些严重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肺栓塞、心肌梗塞、中风等,以及分娩、先兆子痫等生理过程,也可能成为甲状腺风暴的潜在诱因。
二、甲状腺风暴的症状
甲状腺风暴的临床症状十分严重且多样化,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多个生理系统。其典型症状包括高热,患者体温可能迅速上升至40℃以上,并伴随着大量出汗,这是机体试图通过汗液蒸发来降低体温的一种表现。患者的心率可能超过140次/分钟,甚至可能出现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这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神经系统方面,患者可能出现焦虑、烦躁、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精神状态改变,这可能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过度刺激所致。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循环系统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预示着病情已经十分危急,需要立即就医,接受紧急治疗以稳定病情。
三、甲状腺风暴的诊断
甲状腺风暴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了解患者是否有甲亢病史,以及是否存在感染、手术、创伤等诱因。注意患者是否出现高热、心动过速、神经系统症状等典型表现。检测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以及血糖、白细胞计数、肝功能等指标。甲状腺风暴时,FT3和FT4水平通常显著升高,而TSH水平极低或无法检测到。使用Burch标准等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分,以评估甲状腺风暴的可能性。评分高于一定阈值(如45分)时,高度提示患有甲状腺风暴。
四、甲状腺风暴的治疗
甲状腺风暴的治疗需要紧急且综合性的措施,以迅速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立即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或丙硫氧嘧啶,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这些药物通常需要大剂量使用,并持续至患者病情稳定。给予碘化钾溶液等碘剂,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碘剂应在给予抗甲状腺药物至少一小时后使用,以防止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以控制心率和减轻心脏负担。这些药物有助于缓解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等症状。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降温、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降温措施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补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有助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对于病情严重或伴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血浆置换、ECMO等高级生命支持措施。此外,类固醇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也可用于治疗甲状腺风暴,以减轻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五、甲状腺风暴的预防
预防甲状腺风暴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甲亢病情,避免诱因的出现,以及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甲亢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治疗,不得擅自停药或改变剂量。对于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放射碘治疗或手术治疗。甲亢患者应尽量避免感染、手术、创伤等诱因的出现。在面临这些应激情况时,应提前评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并在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治疗。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及时了解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这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甲状腺功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护机体的整体健康,降低甲状腺风暴的发生风险。
六、结语
甲状腺风暴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内分泌急症,需要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通过了解甲状腺风暴的成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脖子上的烦恼”,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甲亢患者而言,积极控制病情、避免诱因的出现以及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是预防甲状腺风暴的关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有助于降低甲状腺风暴的发生风险。
(刘红梅 郑州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