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是一种让人感到天旋地转、头晕目眩的不适症状,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对于眩晕症患者来说,除了接受必要的医疗治疗外,居家护理和安全防范也至关重要。正确的居家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痛苦,而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则能避免因眩晕发作导致的意外事故,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一、居家环境布置
1.1 保持整洁与通畅:患者的居住空间应保持整洁干净,物品摆放有序,避免杂物堆积在通道上,防止患者在眩晕发作时因行走不便而绊倒受伤。定期清理地面,确保无积水、无油污,减少滑倒的风险。家具的布局要合理,尽量固定位置,避免频繁移动,让患者熟悉周围环境,即使在眩晕发作时也能大致判断方向和位置,降低碰撞的可能性。
1.2 光线适宜:室内光线要柔和、均匀,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刺激。过强的光线可能会加重眩晕感,而过暗的光线则会影响患者的视觉判断,增加跌倒的风险。可以使用窗帘调节自然光线,同时在室内安装一些亮度适中、无频闪的照明灯具,如台灯、壁灯等,方便患者在夜间活动时看清周围环境。特别是在卧室、卫生间和楼梯等关键区域,要保证充足的照明,确保患者的行动安全。
1.3 增加支撑设施:在容易滑倒的地方,如卫生间、浴室和厨房,安装防滑垫和扶手。防滑垫可以提供额外的摩擦力,防止患者在潮湿的地面上滑倒;扶手则能让患者在站立、行走或起身时有所依靠,减轻身体的晃动和不稳定感。此外,在床边也可以安装扶手,方便患者夜间起床时支撑身体,避免因头晕而摔倒。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还可以考虑使用助行器等辅助工具,帮助他们更安全地移动。
二、日常活动护理
2.1 起床与躺下:患者在起床和躺下时要特别注意动作缓慢,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先在床上坐几分钟,让身体适应一下,然后再慢慢站起来;躺下时,同样要缓慢地躺下,避免头部快速后仰或转动。这是因为突然的体位变化可能会导致内耳的耳石移位或引起血压波动,从而诱发眩晕发作。家属可以在旁边给予适当的协助和提醒,确保患者的安全。
2.2 行走与移动:当患者需要行走时,尽量选择平坦、宽阔、少障碍物的路线,并穿着舒适、防滑的鞋子。行走过程中,步伐要小而稳,避免快速转身、弯腰或低头等动作,防止眩晕突然发作而失去平衡。如果患者感到头晕加重,应立即停止行走,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或靠墙站立,等待头晕缓解后再继续前行。在上下楼梯时,要格外小心,一步一步缓慢地走,最好有家人陪同,防止摔倒滚落。
2.3 用眼卫生:长时间用眼或注视快速移动的物体可能会加重眩晕症状,因此患者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电脑或手机屏幕,每隔一段时间应休息一下,看看远处或闭目养神。在阅读书籍或报纸时,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和光线,避免眼睛疲劳。此外,患者在外出时可以佩戴墨镜,减少强光对眼睛的刺激,缓解眩晕感。
三、饮食调理
3.1 营养均衡:眩晕症患者的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例如,早餐可以吃一份鸡蛋三明治,搭配一杯牛奶和一份水果沙拉;午餐和晚餐可以有适量的米饭或面食,搭配清蒸鱼、炒青菜、胡萝卜炒肉丝等菜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3.2 清淡易消化: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咸或过甜的食物。油腻食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加重肠胃负担,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整体状态,进而诱发眩晕发作;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导致血管扩张,加重头晕症状;过咸或过甜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或血糖异常,对眩晕症患者也不利。患者可以多吃一些粥类、面条、清蒸菜、煮蔬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面条、清蒸豆腐等,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多负担。
3.3 适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眩晕症患者也很重要。适量饮水可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防止血液黏稠度增加,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眩晕症状。建议患者每天饮用 1500 - 2000 毫升的水,可以分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除了白开水,也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淡茶水,但要避免饮用咖啡、浓茶和含酒精的饮料,因为这些饮料可能会刺激神经系统,加重眩晕或影响睡眠质量。
四、心理关怀与情绪调节
4.1 缓解焦虑与恐惧:眩晕症的发作往往让患者感到焦虑和恐惧,而这些负面情绪又可能会加重眩晕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家属和患者自身都要重视心理关怀和情绪调节。家属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耐心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担忧,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重视。患者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聊天,参加一些轻松的社交活动,如散步、下棋等,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情绪。也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帮助减轻身体的紧张感和心理压力。
4.2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眩晕症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患者要相信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症状会逐渐缓解和改善。可以了解一些关于眩晕症的医学知识,正确认识疾病,避免过度担忧和恐惧。同时,鼓励患者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听音乐等,丰富生活内容,让自己的心情更加愉悦和放松,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应对疾病的能力。
五、应急处理措施
5.1 发作时的应对:当眩晕症发作时,患者应立即坐下或躺下,避免摔倒受伤。如果周围有椅子或床铺,尽量靠近并缓慢坐下或躺下;如果没有合适的支撑物,也可以就地蹲下,用手抱住头部,保护自己。同时,要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因为过度紧张可能会加重眩晕症状。家属如果在身边,要及时给予安抚和照顾,帮助患者找到一个安全、舒适的位置,并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如眩晕的程度、持续时间、是否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其他症状,以便在就医时向医生详细描述。
5.2 紧急就医情况:如果患者的眩晕症状持续不缓解、频繁发作、伴有严重的头痛、视力模糊、言语不清、肢体麻木或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或者出现了呕吐不止、意识不清等紧急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救治。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其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颅内肿瘤等,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总之,眩晕症患者的居家护理和安全防范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居家环境布置、科学的日常活动护理、健康的饮食调理、积极的心理关怀以及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患者可以在家庭中更好地应对眩晕症,减少发作次数和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健康。同时,如果患者的眩晕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系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王波 安阳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三病区 主管护师)